民俗文化网9月28日讯(耕夫、刘辉):9月26日上午,中华诗祖尹吉甫故里湖北房县第五届诗经黄酒生态文化旅游节在房县诗经文化广场隆重开幕,中国诗经学会秘书长易卫华向房县授牌“中国房县诗经博物馆”,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德伟为房县颁发“中国黄酒文化起源地”证书。
十堰市政协主席赵哲宣布活动开幕
易卫华向房县授牌“中国(房县)诗经博物馆”
刘德伟向房县颁发“中国黄酒文化起源地”证书
十堰市政协主席赵哲宣布活动开幕,十堰市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蔡贤忠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活动的成功举行表示祝贺,房县县委书记、县长谢晓鸣致辞。原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宣部原副部长、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主席胡振民,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省老体协原主席任世茂,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
十堰市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蔡贤忠讲话
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讲话
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任世茂讲话
房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高度重视诗经尹吉甫文化,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着力把诗经尹吉甫文化﹑诗经之乡﹑黄酒之乡作为生态文化旅游支柱产业打造,让诗经尹吉甫文化﹑黄酒之乡产业唱响全国,走向世界。 据悉,房县第五届诗经黄酒生态文化旅游节,特举办房县名优农产品展销、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书画摄影联展、精品旅游线路体验行、诗经文化讲座、黄酒新品品鉴推介等17项活动,展示诗祖尹吉甫故里房县诗经之乡﹑黄酒之乡及神农贡茶等生态旅游文化名片的璀璨魅力。
文艺演出
文艺演出
房县诗经尹吉甫文化﹑黄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享誉世界。据中国诗经学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茶叶学会会员﹑中国屈原学会理事﹑十堰市非物质文化专家组成员﹑市委政研室正县级政策研究员(退休干部)袁正洪,倾情家乡房县,1974年开始收集挖掘房县民俗和红色文化,1980年开始,先后收集诗经尹吉甫文化百万余字,经研究房县是中华诗祖﹑西周太师尹吉甫故里,尹吉甫是《诗经》的采风者,编篡者,亦是被歌颂者。《诗经》中高度称赞:“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尹吉甫“文能附众,武能威敌”,辅佐“宣王中兴”。 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文学家、卓越的思想家、军事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音乐家﹑书法家﹑武术家,亦是最早的税务高官和最早的市场管理高官。 尹吉甫生于周厉王27年,卒于周幽王七年(公元前852年~775年),号兮伯(亦号兮甲),本姓吉,字吉甫(兮伯吉父),尹是官姓。出生在古彭国房陵(现房县),仕于周朝,征战于山西太原、河北沧州南皮,食邑房陵和郧阳,卒葬于房。其子尹伯奇故事传说于湖北房陵和四川泸州等地。 据史籍﹑地方志及文物遗迹等研究表明,尹吉甫房陵人,房县有尹吉甫石窟宗庙、老宅遗迹、石碑等文物遗迹。房县是《诗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诗经》开篇《关雎》和压轴尾篇《殷武》篇皆发生在房县南山的雎山、雎水和神农架(1970年从房县划出)泮水河畔、荆山之首的景山。袁正洪和张兴成等收集与《诗经》相关的原生态诗经民歌30多首,采访发现千古诗经民歌至今在房县深山民间传唱。《尹吉甫传说》于2007年3月29日被列入湖北省首批“非遗”项目名录。2014年 11月 11日,《尹吉甫传说》 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房县酒文化源远流长,亦是驰名中外的黄酒的之乡,尤其是《诗经》中蕴藏着博大精深的酒文化。2005年撰写了《漫话房县黄酒历史渊源、特色和养生健身功效》六万余字的文章,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和人们的青睐。该文章说,追根溯源,房县黄酒的历史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古代黄帝黄酒之说。房县黄酒,是用优质糯米和小曲酿制而成。刚开始呈乳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变成淡黄色。相传黄帝的后裔迁徙生活在房县,饮用黄帝传承的酒,所以叫黄酒。据《黄帝与酒》一文记载:黄帝在打仗胜利后,亲自舀酒犒劳将士,作为佳品赏赐给他们,激励他们更加勇敢地作战,从此在民间叫黄酒。 此说是否有依据呢?
房县七里河考古揭开了房县何以叫黄酒的千古之谜。据考古发掘研究表明,房县古为颛顼、神农炎帝、祝融氏后裔生息地。房县七里河考古还发现有鬶,鬶是古代重要的酒具,房县七里河考古出土陶器鬶就充分证明了房县酒文化的历史很早。以及房县考古西周、春秋战国至汉代都有古代酒器,也表明房县酒文化历史悠久。 二是封疆酒之说。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房县沿用黄酒称呼的同时,还有“封疆酒”的美誉。这来源于丹朱避舜于房的传说。据《竹书纪年》记载:“五十八载,帝使后稷放帝子朱于丹水。”又载:“唐尧一百年,帝陟于陶,帝子丹朱避舜于房,舜让弗克,遂封于房为虞宾,是为房子国。”相传,丹朱到房县避舜创业,并用黄酒犒劳百姓创业,所以此酒也叫“封疆酒”。 三是周天子御酒之说。房县是西周太师尹吉甫的故里,尹吉甫是辅佐宣王中兴的重臣。尹吉甫古彭国房陵人,相传尹吉甫从古彭国房陵带着米酒到西周镐京,将米酒敬献给周宣王,周宣王饮用米酒,大赞味美,遂封为
“天子御酒”。相传周宣王命尹吉甫征战猃狁打胜仗回来,宣王用“房陵天子酒”设宴犒劳征战归来的尹吉甫。从此,“天子房陵酒”的名气就传开了。(公元前611年楚国灭庸国,尹吉甫是古彭国房陵人,卒于公元前775年,有的误以为楚王派已死164年的尹吉甫给已死171年的周宣王送礼白茅酒,白茅并非酿酒的食料。在古代,白茅是洁白、柔顺的象征。常用以包裹祭品及分封诸侯,象征土地所在方位之土。诗经《召南.野有死麋》曰: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描述的是猎人用白茅包起射杀的麋鹿,展现出了一幅对自然馈赠无比虔诚的画面。) 四是宫廷皇酒之说。房陵是物华天宝的宜居之地。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流放是十分独特的政治现象,被统治者自诩为一种仁慈的刑罚。尤其是特放房陵者多是帝王将相皇亲国戚,
按古时法律规定,房县是超出法律之外不足法定流放距里的特放地,所以对特放者在特放地的生活环境选择上有别于其他流放地。宫廷帝王皇亲及将相因故特放到房陵,要受到别离宫廷的艰苦磨练,但生活上应有所保障。由此选择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的房县。历史上共有
52
位帝王将相皇亲国戚特放房县,被称为宫廷陪都后花园。相传,这些帝王将相皇亲国戚他们特放房县后,饮用房县世代相传的黄酒,以酒健身养颜,以酒解闷消愁。以及健身养颜,有的特放后又回到宫廷,把房县黄酒文化与宫廷酒文化互相渗透以此养生等等,产生浓郁的酒文化,代代传承,成为驰名的黄酒之乡。 袁正洪对《诗经》逐篇逐字学习研究查找统计,在《诗经》风雅颂305篇中有38篇71个酒字,其中包含“酒”字在《诗经》中有8句中使用了酒的不同的别称字,如“醴”为酒的别称,“酤”字为白酒等。房县酒文化中深藏着《诗经》酒文化中的浓郁民俗风情,劳动、生活、健身、养生、婚、丧、嫁、娶、节庆等等,诗乡诗韵,酒香雅兴,无不彰显着诗经之乡、黄酒之乡、民歌之乡,生态文化旅游强县,宁人陶醉的美好风情。袁正洪撰诗:“千古诗经风雅颂,万家黄酒迎贵宾。酤醴醉人歌兴发,欲寻胜景到房陵。” 袁正洪曾多次在中国诗经学会暨国际诗经文化研讨会,以及在中国民俗文化学会和中国屈原学会年会暨国际屈原研讨会上会交流房县诗经尹吉甫文化,引起专家学者高度重视。先后给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音乐学院讲座诗经尹吉甫文化。2009年12月11日,中国诗经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夏传才教授在给十堰市民俗学会会长袁正洪的信中说:“尹吉甫比老子早281年,比孔子早301年,比屈原早512年。尹吉甫是西周宣王时代的重臣,于武功文治都建有重大功业,对华夏民族的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他又是确凿可信可考的西周大诗人,他的多篇政治抒情诗收录在《诗经》中,在思想和艺术上已相当成熟,比战国时代楚国的屈原要早五百余年,论先后,中国诗史应把他列在前面。尹吉甫采邑在房县,其后裔世居于此,以房县为籍里,你们调查的材料可考可信。‘文武吉甫,万邦为宪’,从尹吉甫诗作的文采、其名篇思想艺术对后人的影响,他对《诗》编纂成书过程中的贡献等多方面,尹吉甫可称为中华诗祖。诗经是中华文化的元典,诗经学是世界性的学术,你们为之作出了可喜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