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中心 >> 正文
竹山县大力推进省级森林城市建设
信息来源:十堰网 发布时间:2018年3月27日18:6 文章编辑:袁野
    十堰网3月27日讯:阳春三月,笔者步行到竹山县滨河公园里,一排排杨柳婀娜多姿,一排排雪桃姹紫嫣红,一群群城乡市民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翩翩起舞,尽情的享受着守住生态红线,争创森林城市的成果。
    近年来,竹山县通过开展绿满竹山行动、精准灭荒、道路绿化、景观绿化、四旁绿化、公园建设、单位和居住小区的绿化提升、街头游园和停车场建设,主城区绿化水平不断提升。 如今,绕城而成的绿色生态网,满城拥翠的立体绿化带,形成了一幅“城在林中、道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优美画卷。
    科学规划层层推进。严格按照省级森林城市创建要求,编制《竹山县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竹山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实施方案》,明确了“一带、两环、多组团”的绿地系统结构。重点提高城区绿化水平,依托城市内环线、县城大外环、沿堵河、霍河的滨水景观带形成三条森林生态景观轴线,依托主要道路、骨干河流形成多道森林廊道,与主要轴线共同构成森林城市的建设网络。积极推进森林城镇和绿色示范村建设,2018年计划建设完成营造林任务12.13万亩,创建1个省级森林城镇,15个省级绿色示范村。围绕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这个目标,近三年新增绿化面积88169.3亩,全县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分别比去年增长0.51%和4.69%,绿色全覆盖目标初步实现。
绿化建设步步为营。以实施绿满竹山为中心,以林业工程项目为依托,扎实推进全域绿化,加强绿化造林和林业资源保护,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月、“送绿进万家”以及营建“青年志愿者林”、“亲子林”和“巾帼林”等各种植树活动,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提高群众创建参与率。大力推进单位庭园绿化,加强城区和景区景点绿化,方便居民亲近自然、享受绿色福利。近年来,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官渡镇创建为省级森林城镇,潘口乡悬鼓洲村等13个村创建为湖北省绿色示范村,全县已有2个乡镇、44个村分别获得省级森林城镇、绿色示范乡村称号。全县已建成城区堵河自然森林景观林带;相继完成城西河滩湿地公园、南山公园和莲花山体公园等各类公共绿地和生态公园建设。
    四边三化面面俱到。竹山县大力推进乡村绿化、道路绿化、水体绿化和县城周边山体绿化,实行绿化、美化、香化,实现房美、村美、城美目标。引进香樟、楠树、红叶石楠等生态效益明显品种用于公路绿化,提高了公路绿化景观效果。对堵河水系两边或四周进行新造或补植,实现河、湖、库等水体沿岸绿化率达到80%以上。通过造林,种草,植藤,覆盖裸露山体。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措施,对废弃矿区进行全面治理。2017年,全县完成绿化造林23100亩,其中,通道绿化1852亩、村庄绿化2762亩。完成补植补造30000亩、封山育林6000亩、完成义务植树150万株。
    植绿护绿人人知晓。竹山县高度重视生态文化建设、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植绿、兴绿、爱绿、护绿的生态文明意识。在今日竹山、竹山电视台开辟森林城市创建专题、专栏和定时报道,录制竹山创建森林城市电视专题片,编辑大型画册,掀起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宣传高潮。圣水湖湿地公园和堵河源保护区的科普展览馆等生态科普知识教育场所每年举办大型生态科普活动20余次。在爱鸟周,湿地日、地球日、宪法日等重要节点精心组织活动、广泛宣传保护森林,扎实推行创森“六进”(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农村、进企业)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提高了全民生态意识。(程平、孙海鑫)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条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络实名:十堰新闻网 十堰新闻 域名网址:www.syxw.net
投稿邮箱:E_mail:syxw668@126.com 或 E_mail:syxw668@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