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中心 >> 正文
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雷文洁深入房县调研
信息来源:诗经文化网 发布时间:2017年8月21日15:29 文章编辑:岩柏
    十堰网8月21日讯:网8月21日讯(李准、耕夫):8月17日下午2时许,湖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雷文洁一行冒着酷暑来到鄂西北房县,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着力推进文化扶贫, 助推精准扶贫,弘扬诗经尹吉甫文化等工作情况开展调研。十堰市副市长刘运梅,市文体新广局局长郭卫东,房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纪道清,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勇,副县长冉瑶函陪同调研。
    雷文洁一行首先来到尹吉甫镇七星沟村诗祖、西周太师尹吉甫宗庙宝堂寺,参观了尹吉甫石窟建筑艺术的宗庙及汉代、明代修建的宝堂寺建筑遗迹、文物石碑。
    据明万历六年(1578年)《郧阳府志》(卷二十五·人物)载:“尹吉甫,房陵人,周宣王时太师,食邑于房。诗人为六月之章歌之,列于小雅。卒葬房之青峰山,今碑坟在焉。”明万历《郧阳府志》(卷七·形胜)载:“房县八景之一‘吉甫遗基’。” 明·嘉靖《湖广通志》、明万历《郧阳府志》、清同治版《房县志》等有记载。
    尹吉甫宗庙,原名石窟、石屋,尹天官庙,亦称宝堂寺。何谓宝堂寺?宝,《说文》解:“珍也;《诗·大雅·桑柔》曰:‘稼穑维宝。’《诗·大雅·崧高》曰:‘以作尔宝。’宝,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宝座。登大宝(皇帝登基)。” 堂,《说文》解:“殿也。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同祖父的亲属关系:堂房,堂兄弟。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大堂。公堂。”寺,《说文》云:“廷也,有法度者也。亦指宫廷的侍卫人员,以后寺人的官署亦称之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等。”王逸《楚辞章句·远游》:“集重阳入帝宫兮。”注云:“得升五帝之寺舍也。”刘士林教授在有关《中国诗性文化》中说“寺”也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初的“明堂”。中南民族大学赵辉先生在“诗与寺字研究”中说:“寺,因原始宗教而名,最早为神坛。”《周礼考工记》载,周天子居住的地方为明堂。房县尹吉甫镇宝堂寺,为“尹天官”的宗庙。在古代,只有地位显赫的人才有资格修建这种规模宏大的宗庙。
    在尹吉甫宗庙前,有一块明代县承李南金,知县胡璧主持立于大明正德十一年丙子孟春二月的“万峰山宝堂寺立碑记”石碑,碑文载:“夫青峰乃古周朝名宦尹吉甫,佳城余地之胜概也……由山西而至,久隐山房旁观也,朝夕留心而得乎此山峦。此房县之东九十里,山峦幽雅,辐辏四围,龙脉萦绕……” 这段碑记, 充分说明尹吉甫“由山西而至,久隐山房旁观也,朝夕留心而得乎此山峦” 而选择此地凿石窟修建宗庙。这块碑记既是尹吉甫作《诗经·六月》的佐证,也是尹吉甫修建石窟宗庙的佐证。石窟前有汉代修建的殿房(即石礅上面),下面为明代修建的殿房。
    2005年10月26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原党组副书记、中国著名书画家徐悲鸿弟子、中国当代著名诗人马萧萧看了十堰市民俗学会会长袁正洪多年挖整研究的诗经尹吉甫文化的汇报资料后非常重视,特题词“中华诗祖尹吉甫故里”。
    在世界享有盛名、中国诗经泰斗、中国诗经学会会长夏传才教授于2009年11月阅看了十堰市民俗学会会长袁正洪多年挖整研究的诗经尹吉甫文化的10万多字的资料后非常重视,在房县县委政府的重视下, 夏传才三次深入房县考察,为房县题词“尹吉甫故里”、“诗经之乡”, 并于2010年8月7日, 夏传才慕名考察尹吉甫宗庙,特题词“尹吉甫宗庙”。
    雷文洁察看了诗祖尹吉甫宗庙宝堂寺文物本体修复一期工程,现场就宝堂寺的保护开发建设提出指导意见。雷文洁要求,房县要深入挖掘诗经文化内涵,突出文化特色,延续历史文脉,快速推进宝堂寺的保护修复的二期工程,努力再现尹吉甫宗庙宝堂寺的原始风貌。
    随后,雷文洁一行到房县城“四馆一家”、体育中心、罗国士书画艺术馆等项目建设现场进行了实地察看。房县文体新广局局长刘世宏对项目建设作了简要汇报。雷文洁指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是实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房县要进一步落实国家和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益,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推动房县文化扶贫再上新台阶。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条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络实名:十堰新闻网 十堰新闻 域名网址:www.syxw.net
投稿邮箱:E_mail:syxw668@126.com 或 E_mail:syxw668@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