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正文
诗经名篇《崧高》高度赞扬“吉甫作诵,其诗孔硕”
信息来源:十堰网 发布时间:2017年5月4日9:41 文章编辑:耕夫
袁正洪
 
    《诗经·大雅·崧高》篇是美西周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周宣王之元舅申伯,封于谢,周宣王大加赏赐,尹吉甫写诗表示赞美,并为申伯送行。
    《诗经·大雅·崧高》称颂“吉甫作诵,其诗孔硕。也是对尹吉甫文采才华的高度赞扬。
    《毛诗正义》【(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正文·卷十八·十八之三记载:“《崧高》,尹吉甫美宣王也。天下复平,能建国亲诸侯,褒赏申伯焉。〔疏〕‘《崧高》八章,章八句’至‘伯焉’。正义曰:《崧高》诗者,周之卿士尹吉甫所作,以美宣王也。以厉王之乱,天下不安。今宣王兴起先王之功,使天下复得平定,能建立邦国,亲爱诸侯,而褒崇赏赐申国之伯焉。以其褒赏得宜,故尹吉甫作此《崧高》之诗以美之也。”可以说这是《崧高》一诗的显著特征。可见作者写作功底之深厚。
    历史文献学家姜亮夫和中国诗经学会会长夏传才博导等编纂的《先秦诗鉴赏辞典》载:“《崧高》的作者在诗里是要努力把申伯塑造成‘资兼文武,望重屏藩,论德则柔惠堪嘉,论功则蕃宣足式’的盖世英雄,所以以此二句发端,就显得称题切旨,可谓气势雄伟,出手不凡。杜诗与此机杼正同,波澜不二。后世诗中除老杜之外,能具此神理而堪与之比肩者实寥寥无几。”
    古有以文自誉之风尹吉甫以“诗品”作诗《六月》、《崧高》。诗经名篇《崧高》中名句“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六月》中“文武吉甫,万邦为宪”等都是诗人尹吉甫对自己诗作的自誉,即以诗评诗。后人在读此文章时多是质疑,认为尹吉甫不可能自己称赞自己的文采与武功,而是另有其人对他事迹的高度评价。但从“诗品”来说,诗人对自己的美誉合情合理,《崧高》、《六月》确为尹吉甫所作。
    江苏省文史研究馆名誉馆长程千帆先生在《少陵先生文心论》说:“评诗之作,常后于诗。其在吾华,则评诗之文,视评诗之诗又后。稽古诗制作,滥觞三百零五篇,而《大雅·崧高》云:‘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烝民》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皆以诗论诗者也。案章学诚《文史通议》内篇卷五《诗话篇》云:‘此论诗而及辞也。’论文之业,导源于《诗序》,扬波于《典论》,逮仲伟《诗品》,彦品《文心》,斯为极盛。然上规《诗·雅》,其事靡闻。”
    搜读网在刊登《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古时代》中介绍:“甲骨卜辞中,不见‘民’字。但是,《尚书·盘庚篇》中的‘民’、‘畜民’、 ‘万民’和‘惀民’等,都是一些平民身分。例如《盘庚篇》中的‘朕及笃敬,恭承民命’、‘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保’、‘我王来,既爰宅于兹,重我民,无尽利’、‘殷降大虐,先王不怀厥攸作,视民利用迁’,都是盘庚自誉之词,夸说他的祖先和他自己如何施德于民众的话。”由此,古代有以文自誉之风。
    中国叙事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傅修延在《中国叙事传统形成于先秦时期》一文中说:“先秦叙事已经表现出相当清醒的自觉意识,作者的主体意识亦有所抬头,这些促进了对艺术形式的讲究,导致了叙事中虚构成分的增多,为历史性叙事与文学性叙事分道扬镳、各领风骚作好了准备。”在《诗经》的史诗片断中,可以感到一种对部族历史的有意识的记诵,周人其实也尝试过用诗篇形式记录自己的过去。“吉甫作诵,其诗孔硕”等旁白类诗章则告诉我们,创作者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穆如清风”、“孔曼且硕”等既是自誉,也体现了诗人的自信,“凡百君子,敬而听之”更显示了他们的自重与自尊。
    历代学者赏析、评价、点赞《六月》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其《上时相议制议举书》中说:“救文之弊,自相公之造也。当有吉甫辈,颂君之德。”
    元代刘玉汝《诗缵绪·卷九》载:“首举《六月》中含数意:一记出兵之时,二表用兵之急,三见不得已,四见事关匡正之大也……五章明言大将吉甫,而后知承王命匡王国者有文武全才,此所以大功成王国定也,此章方归功吉甫。末章专言吉甫功成来归燕饮之事,举张仲而言孝友者,尊德也,且以见吉甫之有德非特才全而已。此二章皆称吉甫者,盖一篇之意归宿于此,此诗之所由作也,其叙事先后次第甚明矣。旧说以为美宣王,非也。此美吉甫也。”
    尹吉甫征战地方及籍里给予以高度评价。山西平遥的《文武吉甫赋》称尹吉甫为“仁义之师”,这与周宣王的“中兴佐命之臣,炳炳鳞集,而维武经文,内安外攘,舍吉甫更莫与竞”与《诗经·六月》“文武吉甫,万邦为宪”的称颂是一致的。2010年4月23日,房县青峰镇出土有清代纪念尹吉甫石碑中载:“出师宣薄伐,作颂穆清风;允怀文武略,谁嗣奏肤功。” 碑中充满了对尹吉甫的赞誉。
    林尹、高明主编的《中文大辞典》(台北中华学术院出版)中记载:“尹吉甫,周房陵人,宣王臣。宣王中兴,尹吉甫奉命北伐猃狁,逐之大原而归。”《诗经·小雅·六月》就是一篇与平遥古城有密切关联的反入侵战争的英雄赞歌。
    据清同治版《房县志·卷五》载:“房号‘忠孝名邦’,盖以西有黄香祠,东有尹公墓也。”“忠孝名邦”石碑原镶嵌在被当地民俗视为吉祥迎宾的东城门上。现该碑被收藏在房县博物馆。现在房县民间有着大量有关尹吉甫的鲜活生动的传说故事,更有翔实的文物遗迹。
    古房陵有与中华文明几乎同步的文明史,千里房陵的故土有着大量的尹吉甫的文化遗存。特别是房陵历朝历代官员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尹吉甫在故地建墓、修祠、造庙,不仅是为了纪念尹吉甫房陵出生,食邑房陵,采诗房陵,葬于青峰的历史事实,更是为了启迪后人做“忠孝”的榜样。忠孝礼仪代代传承下来,如今的房县人民依然传承着以“忠孝”为荣的良好社会风气。
    2009年12月19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王玉德考察尹吉甫宗庙的有关文物遗迹时说:“有关碑文记载:‘夫青峰乃古周朝名宦尹吉甫……山西而至此,久隐山房旁四野,朝夕留心而方得乎此也,峰峦优雅,辐辏四围,龙脉萦纡……’这说明尹吉甫随周宣王从山西平遥征战猃狁打胜仗后,回籍里选址建家庙耀祖,这对研究尹吉甫身世有很重要的价值,非常值得到此考察,一定要保护好。”
    十堰市民俗学会和房县尹吉甫镇申报的《尹吉甫的传说》,2007年6月被列为首批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7月16日被国家文化部公示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轰动震惊学术界,人们无不称赞。
(作者: 中国诗经学会会员、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暨生态文化研究咨询中心)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条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络实名:十堰新闻网 十堰新闻 域名网址:www.syxw.net
投稿邮箱:E_mail:syxw668@126.com 或 E_mail:syxw668@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