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打造茶廉文化品牌的探索和实践
十堰网 5月11日讯(田光礼):近年来,竹溪县依托丰厚的茶生态资源,将廉洁文化建设与本地茶叶产业以及乡土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掘茶文化中“清廉节俭、淡泊宁静”的精神内涵,精心打造“茶廉文化教育品牌,营造出了干净干事谋发展,群策群力争上游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建好“五大基地”,着力提升茶廉文化支撑力
丰富茶廉文化,建好基地是基础。该县以“五大基地”建设为重点,着力筑牢茶廉文化根基,全面提升茶廉文化支撑力。一是建茶廉山庄。该县依托茶叶生产龙头企业--龙王垭茶叶公司,投资8300万元,新建了“鄂茶第一庄”—龙王垭山水茶庄。茶庄建有茶亭、茶知识、茶文化画廊、碑牌、茶文化雕塑等“茶廉”文化建筑20余处。集中展示“茶马古道”、陆羽著《茶经》、范仲淹作《斗茶歌》、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等茶文化的历史和人文故事50余篇(幅)。茶庄还成立鄂西北地区首支专业茶艺表演队,每天对来往的游客进行茶艺表演。二是建茶廉长廊。根据地理和人居特点,以346国道、229省道、省道水向路沿线的机关大院、场镇社区、城镇小区、居民集中安置点、农家大院为平台,以茶廉文化为主题,建廉洁文化区、廉洁文化亭、廉洁文化墙100余个(块),形成覆盖沿线14个乡镇、30余万人的300多公里的廉洁文化长廊。三是建茶廉小镇。在全县第一茶叶大镇--汇湾镇,以梅子贡茶文化为依托,以中心集镇为核心,打造了以茶廉广场和茶廉一条街为主的茶廉小镇。在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的广场上,建有茶亭、茶知识、茶文化画廊、碑牌、茶文化雕塑等“茶廉”文化建筑20余处。在2公里长的茶廉街上,建有茶廉文化展示大厅,在街边绿化带、广场、河堤等公共活动场所,遍植有廉石、廉廊、廉亭、廉墙等。四是建茶廉小院。结合扶贫和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在新建居民小区等场所,设置茶廉文化长廊和景观,绘制与茶廉相关的漫画墙、书写名言警句,建起了丰溪镇泗水茶廉文化小院为代表的廉洁文化小区5个。全县各单位结合实际,精选与茶有关的廉洁格言警句、廉洁故事和人物,制成图文并茂、内涵丰富的廉洁壁纸、廉洁漫画、廉洁口号,悬挂在单位走廊、楼道等显著位置。五是建茶廉景区。借助全域旅游发展契机,把茶廉文化融入景区路、桥、园建设,建茶廉广场、茶廉步道、茶廉文化厅等,建起了以新洲镇楠木寨、县河镇滨河公园为代表的茶廉文化景区12个。不少景区还建起了茶庄、茶吧和茶楼,搭建了独具特色的品茶厅、茶文化展示厅、茶艺表演及茶文化展示中心,人们在休闲娱乐中感受茶廉文化。
二、开展“五大活动”,着力提升茶廉文化感染力
竹溪县借茶廉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契机,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逐步让“茶廉”文化深入人心。一是茶廉戏曲大家演。组织民间艺人编写创作了《十杯茶》、《劝郎五杯茶》、《茶嫂招亲》、《山里山外》等弘扬传统美德的文艺戏曲10余部,每年巡回全县各乡镇演出,仅去年就巡回送戏下乡演出16场。城区以老年腰鼓队为核心,组建起“茶廉”文化文艺宣传队,精心编排以“茶廉”文化为体裁的三句半、小品、腰鼓表演、戏曲歌舞等文艺节目,去年就组织廉政文艺演出12场。二是茶廉知识大家学。依托县直各学校和各乡镇中心学校,开设茶文化校本课程、举办茶文化培训、开展茶知识咨询服务等。在师生中开展“读廉政故事、画廉政漫画、办廉政板报”大评比活动。组织“茶廉”文化文艺宣传队,每逢重大节庆活动时,都要组织文艺演出,把茶廉文化带向家庭、带向社会。三是茶廉手册大家看。突出茶廉文化主题,借古今流传的优秀廉洁漫画、廉洁诗歌、廉洁小故事、廉洁小品等素材,整理汇编推出全县第一部反腐倡廉教材《孝廉忠诚小故事》,发放到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手中,并作为校本教材免费发放到全县各小学。四是茶廉歌曲大家唱。以“茶廉”文化为主题,每年由文体部门牵头,举办廉政歌曲创作比赛、歌咏大赛。组织专家编写创作了《竹溪茶歌》,由北京著名歌手张燕演唱并录制成唱片,在电视台滚动播放,组织各学校教唱。将茶廉文化融入汉民族文化活化石——向坝民歌中,并通过举办文艺专场演出、邀请向坝民间艺人诵唱传播等形式,寓教于乐。五是茶廉书画大家做。在全县广泛开展廉洁征文,廉洁书法、绘画、漫画、摄影作品比赛等活动,从中精选优秀作品配以茶叶背景、插入廉政格言,制作成宣传画册、廉洁镜框、廉洁教育屏保等,定期集中展出。仅去年以来就举办与茶有关的比赛活动16场(次),征集作品530余幅(篇),展出优秀作品120余幅。
三、坚持“五大互动”,着力提升茶廉文化生命力
坚持将茶廉文化融入企业、社区、家庭、作风、学校管理之中,做到相互促动、相互发展,不断增强茶廉文化的生命力。一是与诚信经营互动,着力打造绿色新产业。以茶廉文化为引领,茶叶企业始终做到诚信经营、绿色生产,茶叶品质全面提升,茶叶生产链条不断延长。该县生产的“箭茶”、“龙峰茶”、“梅子贡”等系列产品,先后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标志证书、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有机茶认证和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茶产品远销陕西、四川、上海、北京等8省市,出口韩国、加拿大及欧盟等地。新开发有机茶食品、茶微粉、茶多酚和保健胶囊等茶叶新产品10余种,年产值2.5亿元。全县现有茶园面积25万亩,茶叶产值达到5.58亿元,带动县内10万余人增收致富。二是与社区管理互动,着力打造和谐新社区。在全县每个社区成立社区廉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作以茶叶图案为背景的廉洁文化长廊,开设廉洁文化活动室,免费向居民开放。围绕宣传茶廉文化,在社区广场经常播放廉洁广播、廉洁电影等节目;组建老年文艺宣传队开展乡土巡演,送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三句半、小品、腰鼓表演、戏曲歌舞等文艺节目,潜移默化教育和影响干部群众。三是与家风培树互动,着力打造清廉新家庭。结合茶廉文化宣传打造,在全县广泛开展“家规家训进万家”活动,2016年以来已征集廉洁家风故事、廉洁家规、廉洁家训230余条,从中挑选32条优秀作品在全县媒体刊登。组织县直部门“一把手”和各乡镇党委书记配偶120余人参观茶廉教育基地,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120份,发放“廉洁文化进家庭”倡议书1000多份,赠送廉洁教育书籍300本,评选廉洁家庭30个,开展“最美家庭”故事巡讲活动4场次。在全县共青团员中开展了“思辩青春,筑梦竹溪”青年辩论赛等廉洁教育活动。四是与“四风”整治互动,着力打造社会新风尚。在龙王垭、梅子贡两大名茶贴上武当道廉、竹溪”茶廉”文化的标签,大力宣传“清茶一杯、两袖清风”、“人生当如茶、清廉胜浮华”等消费理念。在日常工作上,坚持以茶为范,奉献最嫩的年华、最美的绿色。在公务接待上,实行以茶代酒;在工作用餐上,实行粗茶淡饭……。全县党风政风逐步好转,今年该县纪委接受有关“四风”问题举报5件,查实1件,同比下降50%。五是与学校德育互动,着力打造文明新校风。以茶廉文化宣传为重点,在全县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建廉洁校园、设廉洁课堂、树廉洁标兵,在师生中开展“茶廉”格言、警句征集活动,邀请老革命、老党员进校园讲述勤廉故事,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参加廉洁故事大赛,给家长写廉洁提醒信,设立“道德讲堂”宣传廉政典型,在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今年反映师德师风案件同比下降了43%。
(作者:竹溪县纪委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