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3月9日:今年以来特别是2017年春运期间,郧西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以“两站”(乡镇交管站+交通安全劝导站)、“两员”(交通安全协管员+交通安全劝导员)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作用,推行“全民交管”机制,破解社会化“共治”难题。实施后交通事故下降12%,未发生一起较大道路交通事故。
仁明精是该县城关镇小河村去年底上任的281名“交通安全劝导员”之一。据郧西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王有朴介绍:“交通安全劝导员”主要从各村“两委会”干部或退伍军人中优先招录。经过培训后,春节前全部上岗,主要承担全县农村道路交通秩序维护、入户宣传交通安全、落实农村红白喜事“四必”工作法、学生上(放)学时段交通劝导、排查安全隐患等职责。
郧西县位于秦岭余脉,山高路陡,坡大弯急,进出各村镇的山区道路蜿蜒曲折,70%的道路建在悬崖峭壁上。十年前,随着郧西“村村通”工程实施后,大部分村组道路实行了水泥硬化。尤其是每年逢春节返乡高峰期间,蜿蜿蜒蜒的山路上人多、车多、事故多,村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成了一个大难题。2016年3月24日,公安部在重庆市召开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现场推进会,总结推广了重庆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成功经验,学习借鉴“重庆经验”,对做好交通安全工作至关重要。同年12月,郧西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题办公会,决定在全县全面推行“两站”“两员”工作机制,按照每个乡镇建一个劝导站(并配备一名交通安全协管员),每个村配备一名劝导员(并命名为“路长”)。并在村口——路旁设立“交通劝导站”,将“路长”照片、姓名、联系电话及职责要求进行公示。
作为乡村道路第一责任人,这些“交通安全劝导员”逐一登记各村村民拥有机动车辆信息等相关台账,做到手机24小时通讯畅通,随时上路劝导各类交通违法,有问题第一时间拍照上传交警部门处理。郧西县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大队大队长刘建设说:“此举畅通了交管部门与群众沟通的渠道,有效缓解了农村警力不足的问题。”
据县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大队大队长刘建设介绍:2015年的郧西“5.11”农村道路较大事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为推动“两站两员”规范化建设,郧西县提出了劝导站“八统一”标准,即统一配置劝导站标牌、电动管控横杆、LED电子显示屏、安全宣传展板、安全情况公示栏、高清视频监控设备、太阳能警示灯、规章制度牌;“十有”,即有活动板房、反光背心、雨衣、手电筒、喊话器、停车指示牌、红袖标、随身工作包、照相机、检查记录簿。去年底,郧西县共投入209万元,建成18个标准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交通安全协管员、交通安全劝导员经费财政全额保障;郧西281名“劝导员”每人每年落实工资奖金保险近3.3万元。
实行农村“交通安全劝导员”制后,就像八十年代农村包产到户一样,每个农村“交通安全劝导员”都有自己的“责任田”,通过加快“两站”“两员”建设、抓实“大交管”工作,坚决防止发生恶性交通安全事故,农村“交通安全劝导员”成了乡村道路第一责任人。
春节期间,郧西281名农村“交通安全劝导员”在辖区交警中队的带领下,认真履职,特别是在2017年“1.31”、“2.21”两次冰雪天气期间,加强各村道路重点区域巡查,及时发现上报山区道路安全隐患57处,向村民发布安全提示信息1100余条,向农村驾驶员散发宣传资料18000余份,张贴宣传挂图72张,接待服务群众及实施面对面宣传教育提示20000余人次,口头制止轻微违法行为148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李茂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