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7月18日讯(代天保):9户9间25平方米的房屋基础已经完成,6户12间50平方米的房屋主体正在兴建,3户9间25平方米的房屋基础正在开挖,在丹江口市白杨坪林区马鞍山村易地扶贫搬迁施工工地上,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一个容纳31户贫困户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即将建成。
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白杨坪林区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做到将易地扶贫搬迁与基层党建、新农村建设、抗灾避灾、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五个有机结合,并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质量、统一风格、统一时间、统筹安排”的原则,采取“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实行工作队包村、干部包户等形式,倒排工期,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马鞍山村位于白杨坪林区西南部20公里处,东与谷城交界,南与房县近邻,最高海拔1100多米,版图面积 26.9 平方公里,总户数150户,总人口365人,人口居住严重分散,且大多是老弱病残。
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多种因素制约,马鞍山村贫困发生率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一是交通不便,全村没有一个组通公路,进出村完全是崎岖坎坷的山间小道;二是资源开发率低,农业产业化缓慢,无支柱产业,农副土特产品难销售,农民增收门路窄;三是农民素质不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形不成大规模,跟不上市场经济需要;四是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有能力的搬出山,留下来的大部分是生产生活能力差的弱势群体,发展后进严重不足,严重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五是农民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差,新技术、新品种无法推广。最终导致这些贫困户因增收无门路,无钱无力建房,大多还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的土房子里。
通过努力,白杨坪林区克服资金难、选址难、运输难等等难题,修通了马鞍山村部至小坪的6公里机耕路,使小坪的群众第一次在家门口看到了机动车,也使更多的群众有机会走出深山。同时,通过反复勘测、比较、征求意见,终于选定一个比较科学的安置点,规划面积2000余平方米,可安置贫困户40余户。
2016年安置18户,加上以前安置的13户,目前此安置点已安置贫困户31户,此安置点土地开阔、路通水便,为贫困户下一步的产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马鞍山村还有6户贫困户选择在2017年进行易地扶贫搬迁,届时,马鞍山村的所有贫困户都将搬出深山,住进新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