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4月5日讯(王立伟): 近年来,郧阳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推进“年轻干部成长工程”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探寻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工作途径、方法,努力在育人措施、管人机制、用人方法上有新的突破。
狠抓“炼”字,砥砺成才。针对青年干部基层工作经验缺乏等问题,狠抓实践锻炼不放松。突出基层一线锻炼。对全区没有乡镇基层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进行摸底,每年有计划地选派到基层一线锻炼,让他们走村入户,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基层情况,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培养年轻干部群众工作的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近年来,共选派90余名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到乡镇锻炼。突出重点工作锻炼。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选派35岁以下年轻干部到郧十一级路、长岭经济开发区、柳陂新集镇等重点建设项目和五城联创、精准扶贫等重点工作、重点领域进行实践锻炼,着力培养造就一批懂经济、善管理的综合型、复合型干部。突出轮岗交流锻炼。采取交流、轮岗、挂职等多种形式,丰富年轻干部的工作经历和阅历,让年轻干部在不同岗位上进行锻炼,使他们既有基层工作经验,又有机关工作经验,既是“专才”,又是“通才”。先后选派14名研究生科级干部到信访局挂职锻炼,选派75名年轻干部到天津和平区、北京中关村、团省委、市商务局等发达地区和上级部门挂职锻炼。
狠抓“管”字,健全机制。针对年轻干部思想活跃,可塑性大,工作热情高,心浮气躁等特点,郧阳区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强化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和管理,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完善考评机制。进一步细化考评标准,对年轻干部实行动态管理,通过日常观察、专项测评、定期访谈和年终考评等方法,考察他们的政治表现、思想动态、能力素质等,并把考察范围向生活圈和社交圈延伸,及时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促使年轻干部健康发展。实行帮扶责任制。对新到岗的年轻干部明确单位“一把手”为第一帮带人,指定一名班子成员为具体帮带人,指路子、教法子、压担子,在工作和生活中进行“传、帮、带”。把对年轻干部考核的结果,与帮带责任人的工作实绩挂钩。拓宽社会监督。积极拓宽监督渠道,通过公布公开电话、民主评议等方式强化对年轻干部工作圈和生活圈的监督,更多地把对年轻干部的评价权交给社会群众。
狠抓“竞”字,树立导向。年轻干部选拔使用坚持“公平、公开、公正、透明”,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公开选拔年轻领导干部。打破地域、行业和身份界限,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年轻领导干部。2013年一次性选拔14名研究生学历科级干部和20名本科学历科级干部,22名公选干部进入乡镇、区直单位领导班子。大力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通过笔试、考察从469名报考对象中,共选拔党务类、宣传类、政法类、农业农村类、党外类等11类培养对象181名,制定《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培养对象管理办法》,加大培养、管理和使用。加大年轻干部竞争上岗力度。对各单位的中层岗位,区委组织部严格把关,当单位中层岗位出现空缺时,实行竞争上岗,由区委组织部、人社局等单位共同组成工作小组,参与和评判竞争上岗各个环节,较好地为年轻干部成长和发挥才干提供了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