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4月29日讯:张俊飞报道:“搞产业,全靠请工,现在一天60元,工人的工资就要十来万,他们是在家门口拿工资,我却得把一半的收入分出来……”4月28日,笔者与郧西县河夹镇产业户王恕明就产业发展问题交谈时,他颇有感慨的说起了务工人员工资问题。
王恕明是该镇一名产业大户,多年来大规模流转土地种植辣椒、三叶芥菜、紫薯等作物,由于自家劳力较少,发展这些产业项目,全靠雇佣他人帮忙劳作。每年下来王恕明能获得几十万元的收入,但是每年付出的工人工资也要达到几十万。
在该镇龙窝村山龙珠山野葡萄产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申邦华的最大支出也是工人的工资。合作社流转了300亩土地兴建山野葡萄基地,常年雇佣20多名群众帮忙打理,每年下来,工人工资也有20多万,人均工资近万元。
在该镇像王恕明、申邦华这样的产业大户还有很多,他们大批量流转土地,发展马头山羊、药材、蔬菜、苗木等产业,雇佣工人干活。自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产业大户在用工时,优先考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解决自身用工问题的同时,让贫困户有了就业渠道,且属家门口挣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