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4月22日讯:近年来,竹溪县兵营镇积极探索扶贫工作新思路、新模式,大力实施社会帮扶工程,强化社会扶贫举措,开展社会扶贫活动,把社会扶贫当作关注民生倾心为民的重要举措来抓,多层次、多角度深化结对帮扶工作,实现了帮扶工作全覆盖,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创新社会扶贫新机制。一是机关定点帮扶工程。全镇16个镇直单位驻扎10个贫困村,一定五年不变,从年初制定帮扶规划,选择帮扶项目,落实帮扶措施,协调帮扶资金开始,到年中检查督促帮扶项目的落实进展情况,年终考核总结,都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规范的工作制度,使机关定点扶贫工作不断深入,有效开展。二是领导驻点帮扶工程。全镇副科级以上的领导干部结合扶贫攻坚对贫困村开展了“一对一”结对帮扶,实实在在帮助贫困村解决扶贫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干部结对帮扶工程。组织干部职工在全镇开展“百人千事”和四双帮扶活动,实行“一对一”的结对帮扶。
整合社会扶贫众资源。一是职能部门参与扶贫。市、县、镇直各部门发挥职能作用,以驻村帮扶为契机,将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市公路局投入100余万元资金用于明家梁村修通水泥硬化路1.5公里;镇民政所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着力解决特困群众、孤寡老人的最低生活保障;镇财政所帮助四条沟村群众建设安全饮水2处,覆盖人口80余户300余人。部门的积极参与,为我镇的扶贫开发工作注入了极强活力。二是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带头扶贫。木瓜坪村创业成功人士冯君芳、邵威为300余名中小学生捐赠校服和学习生活用品。三是科技下乡对口扶贫。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培训力度,从致富技能上促进贫困户的脱贫致富。镇农技站、兽医站等单位经常性组织开展新型农民培训,传一技之长,促进农民创业致富。
发动社会扶贫新力量。一是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春节贫困群众慰问活动,动员全社会按照"五个一"的标准对贫困户进行慰问,保证贫困户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二是组织企业老板、知名人士、国家公职人员开展献爱心帮贫困的爱心捐助活动。三是开展“送岗位、增收入”招工就业活动。积极与有关企业接洽,动员县内外企业到本镇招工,输送贫困家庭人员外出务工,每年为贫困人口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
据统计,近两年来全镇共有22个市、县、镇部门机关单位,共有200多名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共捐赠扶贫物资30余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0多个,救助贫困学生95人次,新修乡村公路12公里。发展中药材2000亩,组织劳务输出5000人次,开展农民科技培训15场次,受训群众达3000人次。社会扶贫已成为我镇扶贫开发的重要力量,为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余苗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