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4月13日讯:今年以来,竹溪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大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扶贫攻坚的战斗堡垒作用,优化工作措施,扎实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和“双十星”争创活动,实现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良好工作格局。
选优配强致富带头人。全县着眼扶贫工作大局,拓宽选人视野,从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回乡老板、产业能人、机关干部、退休回乡干部中选拔村干部,优化村干部结构,提升村级班子整体实力,实现“能人治村”,进一步夯实引领脱贫致富基础,发挥村级党组织在全县精准扶贫中的主心骨作用。选派62名优秀干部到重点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明确“第一书记”选派单位与任职村建立帮联对子,乡镇驻村干部与“第一书记”建立帮联对子,选派单位重点对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和智力支持,乡镇驻村干部重点引导和帮助“第一书记”熟悉村情民意。同时农业、林业、水务、扶贫等县直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巡回轮流到重点贫困村帮扶特色产业。
专题教育培训提素质。打破传统理论教学模式,整合党校、人社、农业、扶贫等部门资源,充分利用农村实用人才实训基地,采取专题培训、外出考察、现场培训等方式,利用农业、林业、水利、农机、扶贫、商务、科协等部门资源,对扶贫村“两委”委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有针对性地把省市县精准脱贫主要精神解读、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特色林果业生产管理、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等贫困村干部群众急需和实用的知识技能作为“主打菜”进行培训,采取灵活多样、务实管用的方式进行,突出讲解政策、技能培训、解疑释惑等重点内容,确保村干部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并转化为干好工作的内生动力。
压实目标考核强责任。全县县级领导直接帮扶扶贫联系点,所有县直单位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16个市直单位结对帮扶10个重点贫困村,县直单位所有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各驻村工作队直接驻扎在村,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的思路,制定了贫困村和贫困户当年脱贫计划和三年脱贫规划。实施党组织带头人、第一书记、致富带头人、帮扶干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帮带承诺书、责任书,每名承诺人帮带2-6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工作机制,落实“先富带后富”帮带责任,出台了《竹溪县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竹溪县精准扶贫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对落实帮带责任和效果较好的进行表彰奖励,对落实帮带责任不力的作出相应组织处理。(黄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