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在线 >> 正文
扶贫路上动真情—记竹山县发改局驻花栗树村精准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乐奎
信息来源:十堰网 发布时间:2016年3月29日8:30 文章编辑:原野
    十堰网3月29日讯(朱本双):“他今年都58岁了,妻子还得了癌症,但为了我们早些过上好日子,和我们攀亲戚,给大家找出路,人都累瘦了。”记者在花栗树村采访,一提起乐奎,贫困户们发自内心地竖起大拇指。
    乐奎是湖北省竹山县发改局从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计划工作的一名普通干部,中共党员。2015年8月他被安排为驻宝丰镇花栗树村精准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为使花栗树村2016年实现全村整体脱贫、村出列,他业系农业,身系花栗,心系农民,融入角色,苦干实干,倾情奉献,一心为民,用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扶贫帮困的赞歌。
扶贫难点,科学规划思路对
    身为宝丰人的乐奎对帮扶村有着特别的情愫,他深谙生活在这里的乡亲们的苦楚,更明白要真正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奔小康,对症下药、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是关键。
    先沉下去摸清情况就成了他定发展思路的第一要务,一个月的时间,他的足迹遍布村庄的每个角落,走访了当地党员干部和村民。
    花栗树村487户、2010人、劳动力945人(其中女性417人、男性528人),现外出打工519人。2014年识别贫困户133户,贫困人数464人,2014至2015实现脱贫76户,脱贫315人,2015年根据“精准扶贫不落1人”的要求,通过“五看”、“三访”、“四评”,再识别、再摸底、再公示,全村贫困对象53户,179人。
    调查研究,倾听民意,深度掌握,全面分析,找准了花栗树村的致贫原因:文化素质低致贫、自然因素致贫、年老多病致贫、劳力缺乏致贫、其他原因致贫。在反复论证、召开群众大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确定了以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趋势、产业发展规划、基层组织建设等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和规划,按照“五个一批”和“十个到户到人”的要求,结合“三访四评”结果,编制了花栗树村53户项目扶持计划;围绕“兴致富产业,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促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编制完成了花栗树村整村推进规划,让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看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扶贫根本,产业发展保障强
    规划有了先干什么?怎样整合资源发挥最大扶贫攻坚合力和活力?一系列问题
    接踵而来,搞基础设施建设、抓产业发展等就成了扶贫攻坚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走路一身灰,喝不上自来水。”修路是抓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喝水更是第一民生问题。乐奎深感压力巨大,他想尽千方百计,多次找局领导汇报情况,终于在多方支持下得到解决。一是争取国家投入25万元,修通并硬化温家沟至天池垭2公里通组公路、温家沟至乡泉沟1公里通组公路;二是利用上级扶持、村级筹措、个人出资等办法接通宝丰水厂自来水,使3组和4组127户、518人吃上干净、安全的自来水。
    走了“致富路”、喝了“自来水”,村民们个个喜笑颜开,“没有县发改局,没有乐书记,我们恐怕是做梦都别想变化这么快!”
    结合村现有茶园、蔬菜、养鸡专业户等产业基础,他鼓励发展专业农村合作社,按照种养结合的方式,引导扶贫户发展茶叶等特色产业。一是注册吉光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争取国家项目投资50万元,该工程正在建设中,可带动7户贫困户脱贫;二是成立花栗树花卉专业合作社,该工程通过贫困户管护、国家提供种苗、村级出土地,可带动10户实现脱贫。依托宝丰工业园区位优势,进厂务工,增加收入,6个农户可实现脱贫。结合贫困对象意愿,锁定32户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后,积极引导他们向村确定的集中安置区、个人分散安置区域建房,其中10户政府兜底村集建房安置,实现脱贫。
让村级组织成为减贫摘帽的主力军。切实把精准帮扶与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任村“第一书记”以来,多召开村两委会议民主生活会议,制定并建全了村级各项制度,村干部年度绩效考核实施方案等,让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发展生产、减贫摘帽的主力军,让基层组织建设在群众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让群众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脱贫致富。
    扶贫路上,无私奉献洒真情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无私奉献,不图名不图利,只有在工作中尽自己的努力为大家干点实事,心里才会踏实。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乐奎家现有四口人,两个孩子一个上大学,一个已就业,妻子从原竹山县小水电开发公司退休。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2月,妻子胡利萍身体突感小腹不适,经十堰市太和医院诊断为“双侧卵巢低分化腺癌可能”,也就是不是原病灶而是从其它处转移而来,2月3日在太和医院进行了卵巢切除根治术,随后的4至5月进行了两次化疗。
    为查找原病灶,2011年7月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医院检查,确诊原灶为结肠癌,又进行切除根治术并化疗6次。2012年3月,胸部积水,再次进行化疗等治疗。2013年4月复查结果又发现胸漠转移,又进行放疗一个月。从此每季度都要入院复查治疗。
    “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在家与工作的矛盾焦点上,他坚持以本职工作为重,从未因妻子住院而影响驻村扶贫工作。
    2015年12月24日,他到包保户青年盲人黄木荣家中,商讨去十堰盲人就业中心学习按摩技术就业脱贫。黄木荣自幼患白内障,双目失明,未上过学,其母亲也患白内障,一家3口人,2个一级残疾,靠父亲黄治安一人做农活儿养家糊口,2间土墙房已成危房,厨房建在简易棚子里。
    为给这个家庭找生活出路,他多次与市盲人协会副主席陈曜取得联系,让黄木荣去市按摩中心学习按摩技术,学成后在那里就业,帮助黄木荣全家逐步脱贫。学习期间,培训费、生活费均由乐奎个人负担。
    “你对我家的恩德,下辈子我都报不完。” 黄治安听说乐奎的家庭情况后,感动得热泪盈眶。
    “扶贫无小事,扶贫村就是我的家,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群众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再苦再累、困难在多我也无怨无悔”。乐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坚定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在扶贫路上继续奋斗着、拼搏着、努力着,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期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条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络实名:十堰新闻网 十堰新闻 域名网址:www.syxw.net
投稿邮箱:E_mail:syxw668@126.com 或 E_mail:syxw668@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