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十堰网3月28日讯(章 杰):竹山县宝丰镇双河口村位于竹山县宝丰集镇东北部,由原来的双河口、油坊、段家河、梁家庄4个村合并而成,辖9个村民小组460户1661人,其中贫困户286户949人。由于地处偏僻、山大人稀、自然环境恶劣、贫困面广,村集体经济和广大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度滞后。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该村于2014年8月启动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通过落实依程序、优选址、强规划、兴建设、办项目、重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一举改变部分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辐射带动片区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领导高度重视,引领建设发展。精准扶贫既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也需要引领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在县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县发改局的精心指导下,双河口村从抓易地扶贫搬迁入手,全面布局片区综合性开发建设。工作前期,县委主要领导、镇党委政府领导多次深入双河口村,进村入户,走访调研,形成了以易地扶贫搬迁带动片区综合性开发的基本思路,并将此项建设纳入《宝丰镇十村共建,万人脱贫整体规划》之中。制定了《双河口村扶贫规划》、《双河口村扶贫安置实施意见》,整合政策资金,集聚民智民力,强力推进扶贫搬迁安置和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等工程建设。
依据规范程序,确定搬迁对象。易地扶贫搬迁直接涉及到贫困户未来发展的实际利益。工作中,双河口村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据程序操作,即坚持贫困户自愿申请、群众代表评议、公示,村两委识别认定报批的程序。凡精准识别认定的贫困户,且居住条件恶劣、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或交通、饮水、就医、就学困难和因地质灾害或严重自然灾害造成无法生存的农户,均可纳入搬迁对象,村委会与搬迁户签订搬迁协议,以此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注重政策整合,科学制定规划。结合村情实际,夯实政策资金支撑、成功人士帮扶和广大农户积极参与的工作基础,在制定扶贫安置实施意见的基础上,相继制定了林特发展规划、畜牧养殖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四双帮扶规划和贫困户脱贫规划。规划中,注重搜集整理社会各方人士意见和贫困户意愿,通过会议、座谈等形式集思广益,形成共识,并报镇扶贫攻坚办备查。
快速推进建设,保障工程质量。紧扣“七统一”建设方式(即统一集中选址、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配套设施、统一庸派风格、统一施工建设标准、统一管理、统一验收标准),严格项目设计标准(即场坪建设征地13亩,统一平整场坪处理地基;房屋建设统一设计为两户连建;水电路科学设计、统一配套),有效筹措资金(按照群众自筹、政府扶持、社会资助相结合的原则,共筹措项目投资290.5万元),聘请监理人员对工程实行监管,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建成后共安置17户65人,还相继实施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新修环村公路3公里、硬化通村公路9公里、治理河道500米、整治房屋85户。
兴办市场主体,增强发展功能。结合山场面积大、林地复垦、土地置换等实情,依托青海玖鹰集团,该村成立了竹山县邦立牧林养殖专业合作社,实施千头羊、千头牛工程,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助推贫困户增收。已发展郧巴黄牛318头、马头羊650只。
民主科学管理,提高文明水平。安置点的建成,提高搬迁户文明水平也是重要一环。通过民主商议,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村规民约,明确要求搬迁户必须融入现实生活之中,制定扶贫发展规划,落实产业发展项目,与现住地居民搞好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积极参与辖区十星级文明农户争创评选活动,确保生产生活秩序井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