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1月19日讯:1月18日,笔者从湖北竹山县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获悉,从2016年元份起,该局将在全省率先实施生态协管员制度,为鄂西北秦巴生态功能区保护工作增加一道“保险”。
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2013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总面积为47173公顷,居全省第三位,在十堰市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居第一位。该保护区地处秦巴山区,是国家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的重要支点,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禁止开发区,担负着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历史使命。
据统计资料显示,该自然保护区管护面积涉及柳林乡、官渡镇9个村53个村民小组,有居民2525户9756人,其中核心区289户1144人,缓冲区615户2392人,实验区1621户6220人。区内山大人稀,生存条件恶劣,是国家11个集中连片精准扶贫的重点区域,超过一半的农村人口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崇山峻岭当中,有精准扶贫对象632户1810人,是竹山县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为进一步加大自然资源保护管理工作。该局决定从2016年元月份开始,在官渡镇的百里河村、新街村、桃源村,柳林乡的白河村、公祖村、屏峰村、洪坪村、民主村和墨池村的9个行政村共设置了350名生态协管员,管护森林面积43618.3公顷。生态协管员实行属地管理、行业指导、上下联动的办法,将优先从2015年9月份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户中选聘,参与自然资源管护工作。生态协管员的选拔工作以乡(镇)为主、管理站配合,由村、精准扶贫工作队、管理站和乡镇人民政府共同把关来完成。生态协管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履行十大生态管护职责,采取管护补助与责任、考核与奖励、工资报酬与绩效相挂钩的管理方式,为该县精准扶贫工作再添一份助力。(罗刚、杨守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