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6月12日讯:房县文体局、房县文化馆于11日上午9点在房县文化广场举行“第十个文化遗产日”系列宣传、展示活动。
6月13日是全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以围绕“保护成果,全民共享;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保护文化遗产,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珍惜定格的历史,爱护不朽的文明、为文化遗产点赞,为美丽中国添彩”为活动主题。房县文体局、房县文化馆为进一步加强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宣传展示,让广大民众能够进一步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并自觉参与依法保护工作,营造全民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广大社区和民众中更好地传承发扬,在房县文化广场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宣传和非遗产项目传习展演等系列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图片展出、节目汇演、现场技艺展示、绿色、环保骑行“非遗日”进校园活动、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向现场观众集中展示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于2006年。至2013年,共整理116个项目名录,收集整理民间歌曲12000首,民间曲牌20多个,民谣300多首,盘根歌20多万字,收集民间故事8500篇,民间谚语15000条,民间音乐(曲谱)1500首,民间戏曲(包括皮影戏剧本)800出,皮影2箱,古唱本100册,手抄民歌本12000本,有关文物150件;民风民俗,民间文化活动录像资料15本,录音磁带120盘,拍摄照片1.5万张;输入并上传省非遗数据库资源、条目共365条。十堰市民俗学会会长、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会会长袁正洪艰辛挖整的《尹吉甫传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房县非保中心申报的《孟宗•孝子黄香的故事》被列为省级保护名录;房县军店镇下店子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房陵锣鼓歌》、《薅草锣鼓》、《房县黄酒制作技艺》等十项被列入市级保护名录。 活动现场:有来自谭氏木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谭荣志;房陵烙画传承人许光建;房县相氏正骨传承人等现场展示技艺。 在参展中,来自全县不同工作岗位和不同身份的参观者,对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讲解、展示和介绍,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到房县非遗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让人们真正亲身体验和感受到房县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魅力无限。(房县文体局创作组:傅培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