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11月24日讯(罗强富、汤晓斐):11月21日,竹溪县水坪镇红石岩村1组谈朝应屋侧,早前浑浊小土塘已被清淤、扩建,7名工人正忙碌着打井、砌水窖......这是县公安局驻扎帮扶该村后,通过走访、核查找准穷根,精准实施帮扶措施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红石岩村属水坪镇二高山村,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233户865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38户482人,是秦巴山区典型重点贫困村。村内产业基础差、农户居住条件差、基础设施配套差,农户背井离乡者居多,村内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多。针对村情民情实际,副县长、公安局长陈虎多次带队与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一起走村串户,把准致贫“脉络”,列出规划“清单”,实施兴产业、强基础、重安居的系列脱贫措施。
靠山吃山兴产业。红石岩村地少山场大,如何变劣势为优势,发展产业,增强村、户“造血”功能,是公安局帮扶队首要心愿。他们一方面筹措资金,投资4万余元对村级百亩茶园进行改造,一方面联动农商行,积极开展金融扶贫到户活动,同时与镇、村干部一起认真商讨研究,用足用活扶贫专项资金,制订并公开张贴《精准扶贫奖励到户政策》,对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商贸业等有一定规模和一定增量的贫困户予以奖励。该村3组贫困户汪娟抢抓机遇,迅速做起了养鸡生意,从百只到千只,养殖规模越来越大,6组的王世友也不甘落后,将传统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3亩,一石激起千层浪,该村养羊的、养猪的贫困户越来越多,自力更生的信心日渐浓厚。
路水共建强基础。针对红石岩村山高、路远,域内无一条河流,水资源尤其匮乏,百姓多为靠天吃水,4、5等组至村委会的路多为泥路等系列基础薄弱环节,县公安局积极与交通局、水务局等部门接洽、联动,首期投资9万元,新建水窖7口,铺设管道6公里,解决100余户400余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新修公路4.1公里,同时对原有7公里公路进行维护,形成11公里的村循环交通网络,解决本村及梨树湾、锅厂湾等周边村千余人行路难问题。
精心选址重安居。21日周六上午,县公安局驻村工作队与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一起深入该村2组、4组,实地查看地情,详细规划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工作队根据村内部分农户居住交通不便、居住环境恶劣等实际,通过走访、宣传、摸底,结合贫困户意愿,精心选址集中安置点,确保30户异地搬迁及20户危房改造的贫困户从根本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倾心帮扶显真情。为更好的帮扶红石岩村,县公安局以陈虎负总责的帮扶工作队,按照“四双”帮扶任务,用双脚丈量村情,用真心体察民情,村、户制定脱贫规划,先后为贫困户送去大米52袋,食油52壶,为村委会添置了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等办公用品,力所能及地为村改善办公环境,为户改善生活条件。目前,长期驻村的3名专职干部已与镇派驻的“第一书记”及村主职干部形成共识,改造村级卫生室、新建果园100亩、扩大茶园种植规模......
(罗强富、汤晓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