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10月22日讯:10月21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湖北第二调查队,在首站郧西县圆满完成任务,带着139份郧西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表返程。
这次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北农科院8名专家和县种子管理局技术人员组建的湖北第二调查队,历时10天,对被列为2015年系统调查县名单序号一的郧西,进行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是因为郧西湖北大梁北依秦岭,具有独特气候和独特物种的特性。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要完成湖北、湖南、广西、重庆4省(区、市)235个农业县(市)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的工作目标。这次行动的目的和意义,通过这次普查和收集,基本查清该县各类农作物的种植历史、栽培制度、品种更替、社会经济和环境变化、种质资源种类、分布、多样性及其消长状况等基本信息,以及重要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种类、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濒危状况等重要信息;分析当地气候、环境、人口文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对作物种质资源变化的影响;揭示作物种质资源的演变规律及其发展趋势。
征集当地古老、珍稀、特有、名优的作物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对其特有的营养品质、食味性、抗病虫性、抗逆性、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等进行深度发掘,明确其在更大范围的可利用性及其推广潜力。
系统调查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科、属、种、品种,分布区域、生态环境、历史沿革、濒危状况、保护现状等信息;深入了解当地农民对其优良特性、栽培方式、利用价值、适应范围等方面的认知,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信息。
这次普查和收集的乡镇(场、区)有安家、香口、槐树林特场和湖北口回族乡,共普查和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39份,其中粮食作物80份,蔬菜19份,牧草10份,果树25份,茶树5份。(徐道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