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6月3日讯:近年来,竹溪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把旅游业当作朝阳产业来发展,不断加强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大力开发偏头山省级森林公园、十八里长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江河自然保护区等景区;以天然山水生态风光为“作料”,包装开发向坝民歌、山二黄传统戏等地域文化景观,初步形成了十八里长峡与向坝民歌相宜、采皇木摩崖石刻与竹溪绿茶相宜、关垭明末清初内城墙(湖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与山二黄传统戏曲相宜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形成了游客畅游自然、陶冶情趣、张扬自我的旅游境地。 该县地处鄂西北深山腹地,与重庆巫溪、陕西平利接壤,境内山水资源丰富,林木吐芳,千山滴翠,是天然的生态旅游胜地。如今,在竹溪这片孕育着浓厚文化底蕴的绿色土地上,正在演绎着一场绿色革命,用现代旅游的包装理念来打造一个又一个具有汉水文化,秦巴丰韵的生态旅游资源。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偏头山森林公园、万江河自然保护区、向坝民歌、世外桃源自然国心、贡木伐地摩岩诗刻、关垭子全省百名旅游名村等一批正在蓬勃发展的生态旅游景点,实现了竹溪传统经济与现代产业发展的转换,给竹溪社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偏头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鄂坪电站库区生态旅游和关垭子明末清初内城墙等旅游景区的建立,竹溪实现了与鄂西北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全径对接,为竹溪经济的发展迎来一历史的转折,真正实现生态资源优势向社会经济优势的转变。
据统计,2013年底,全县实现生态旅游产业收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让2万多人步入生态旅游行业,实现人平增收上4000元。(唐玉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