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丹江口首届沧浪文化研讨会
专家考察研讨沧浪孺子歌发祥地在丹江口市沧浪之洲
中国·丹江口首届沧浪文化研讨会(袁野 摄)
专家在研讨会上热烈发言(袁野 摄)
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文学系黄震云教授
向丹江口市沧浪文化研究会赠送书法的对联(袁野 摄)
均州沧浪亭金塔近景图 均州沧浪亭左右两边建有金塔 银塔
此照片为沧浪亭左边的石雕金塔
丹江口市沧浪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王永国 提供
均州沧浪亭全景照 民国初年 王钧摄 藏于丹江口市
这是均州沧浪亭的千古绝照 由王钧后人王文凯保存
丹江口市沧浪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王永国 提供
沧浪绿水 清光绪十年 1884年 续辑均州志 藏于丹江口市
此图为均州八景之沧浪绿水 图中为明 清时的均州沧浪亭风貌
丹江口市沧浪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王永国 收藏提供
十堰网4月25日讯(特约通讯员 卢波 报道):昨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丹江口水库所在的丹江口市举办了中国·丹江口首届沧浪文化研讨会。来自北京、武汉、十堰的20多名专家教授、学者参加会议。专家们考察了丹江口市境内汉水流域地段《水经注》记载的沧浪孺子歌发祥地的古均州“沧浪亭” 、“孺子歌”(题字) 、“沧浪洲” 及龙山大禹治水的禹王庙等古地址遗迹,观看了沧浪文化的古籍文史资料图展 ,比较深层次的研讨了沧浪文化,对沧浪孺子歌发祥地在丹江口市古均州沧浪洲、丹江口市是享誉国内外的沧浪文化之乡予以了高度的评价。
中国屈原学会、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会、北京大学、湖北省文联、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湖北大学荆楚文化研究中心、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郧阳师专、十堰市文联、十堰市民俗学会、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会等相关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十堰市政协副主席杨立志,丹江口市市委副书记王太宁,丹江口市沧浪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市政协主席田玉玲,丹江口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纪道斌等参加会议。这次会议由丹江口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文联、丹江口市沧浪文化研究会承办。丹江口市文化、旅游、移民等相关部门及沧浪文化的学者近百人参加研讨会。
沧浪“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丹江口市地处武当山下、汉水流域中上游,古为均州,沧浪文化博大精深。丹江口市沧浪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王永国,倾情艰苦挖整沧浪文化15年,收藏了大量文史资料,撰写了《丹江口市是沧浪文化的源头》、《均州沧浪亭——丹江口人民的乡愁》等30多万字的资料,引起一些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充分肯定、称赞和丹江口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召开这次会议奠定了积极良好重要的基础。
与会专家学者通过考察和提交论文,对沧浪文化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文学系黄震云教授提交了《大力打造沧浪文化品牌,全面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文章。他在发言中说:“沧浪水文化一直是我国的主流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沧浪文化和中国屈原文化相辅相成;沧浪水文化传统深厚,有丰富的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沧浪水文化历来是人们歌颂、观赏的对象;沧浪水文化品牌和首都文化、环渤海文化直接交融,未来充满了希望。丹江口市是沧浪文化的发祥地,沧浪之水孕育了伟大的屈原文化、武当文化、道家文化,丰富了儒家文化。南水北调汉江沧浪水进京以后,沧浪文化的发展将步入快车道,未来可以说一片光明前途无量。沧浪文化品牌必将成为我国优秀的文化品牌。”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民间文化专家陈连山同志提交了《<孺子歌>作为民间歌谣的本义》论文,陈连山在发言中认为《孺子歌》是民歌,从音韵方面解答了《孺子歌》的文辞优美、音韵协调,给沧浪文化一种别样的解释,并充分肯定了丹江口是沧浪文化的发源地。
湖北社科院院长宋亚平在发言中说,丹江口市沧浪文化博大精深,是孺子歌的源头。沧浪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永国辛勤挖整沧浪文化值得充分肯定,其精神可嘉,对于沧浪文化的研究,将给与大力的支持。
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会会长傅广典同志提交了《鄂西北地域文化的国家意义》文章。傅广典在发言中探讨了沧浪文化的源与流、沧浪文化的演变、沧浪文化的文化发展。认为沧浪文化是汉江俗称沧浪这一河段的一种特定的区域性文化,其内涵表述体主要是春秋初期产生于汉江北岸一代的民间歌谣《孺子歌》,其地理承载体主要是古均州的沧浪亭和沧浪州。《均州志》有“沧浪乃《孺子歌》处、屈原《渔父歌》之地”记载,《襄阳郡志》有沧浪州是屈原遇渔父之地的记载,这充分说明丹江口市是沧浪文化之源。
湖北省文联巡视员、省文学艺术院院长刘书平在发言中说,沧浪文化十分宝贵,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具备翔实的资料和充分的论证,加强对沧浪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加强对沧浪文化的宣传工作,切实打造沧浪文化这一特色品牌。
湖北大学荆楚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刘志玲在发言中说,我从去年9月开始学习研究沧浪文化,这次来到丹江口市,通过考察和参观文史资料图片展览,感受很深,对《水经注》所记载武当县北四十里沧浪洲的记载表明就在现丹江口市,这里是沧浪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十堰市政协副主席、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会长杨立志教授提交了《提督太监柳朝与均州沧浪亭》的文章。他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丹江口是沧浪文化的源头,沧浪文化的思想与道家思想有着深刻的联系,沧浪文化有着深层次的意义,切实抓好沧浪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郧阳师专副校长潘世东教授在发言中认为,沧浪之水厚重、博大、底蕴深厚,丹江口是沧浪文化的发祥地,汉水孕育了众多的文化,沧浪文化是具有代表意义的,是汉水的灵魂。
十堰文联主席杨启国同志在发言中,认为沧浪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充分肯定了丹江口市是沧浪文化的源头,就如何打造沧浪文化品牌方面做了相关的论述和建言。
十堰市教育学原党委书记王学范教授提交了《关于“沧浪之水”的文化价值思考》论文。“沧浪之水”成为中国历代政治的知识阶层和士大夫阶层追求的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优美情操;“沧浪之水” 成为中国历代身处逆境的知识阶层和士大夫阶层寻求心理慰藉的精神家园;全国各地许多地方纷纷以“沧浪”命名山川楼阁,把对“沧浪之水”的精神追求物化为实实在在的物象,把精神家园具体化;历代文人墨客歌咏描摹“沧浪之水”,留下大量的诗词歌赋、石刻书画等文艺作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沧浪文化”,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湖北省文联组联部部长吴秋宏同志在发言中说,丹江口市沧浪文化底蕴深厚,希望加大力度打造沧浪文化品牌,走文化产业链,打造鄂西北沧浪生态文化走廊。
中国屈原学会理事、中国诗经学会会员、十堰市民俗学会会长、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会会长袁正洪提交了1万2千字的《沧浪文化是丹江口市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文化品牌》的论文。袁正洪从史学、文学、地域学、民俗学、生态旅游文化、新闻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在发言中,袁正洪做了五点论述:(一)汉水古均洲沧浪水及沧浪之洲,是充满魅力的中华名山秀水、名人文化的之地;(二)沧浪“孺子歌”溯源,是古老悠久的国风民歌,汉水沧浪之地是《诗经》周南与召南交汇地;(三)古籍《志书》等史料多有记载,汉水沧浪之洲在丹江口市古均州;(四)沧浪水“孺子歌” 地点之争多处,但“沧浪州”古均州是正宗,并非在汉水之南柳陂及其外地;(五)挖掘、整理、弘扬沧浪文化,集武当文化、宫观古建、武当道教文化、沧浪文化、屈原文化、中国道茶文化之乡、武当道茶文化、均陶文化(均,地名。《广读•諄读》:“均,亦州名,春秋及战国时并属楚,请过南阳郡,隋为均州,取均水以名之。”尹知章注:“均,陶者之论也。”《太平广记》卷三百八十二引《神鬼传》:“有益轮入座瓷均,径广二丈余。”鈞,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集读•諄读》:“鈞,陶旋轮。”《正字通•金部》:“鈞,陶人模下圆转者为钧。”明方以智《东西均•开章》 :“均者,造瓦之具,旋转者也。古均,鈞一字。” )民俗民间文化(伍家沟故事村、吕家河民歌)、汉水民歌、丹江口库区湿地保护区、打造汉水沧浪清水长廊、生态文化旅游长廊、丹江口市优质特产翘嘴鲌名鱼、柑橘、农夫山泉等于一体,促进文化强市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袁正洪认为丹江口·沧浪文化研讨会是一次千古沧浪文化寻根探源的研讨会、是一次深刻认识沧浪文化之乡这一享誉国际国内文化品牌的认知会、是一次推进丹江口市文化强市战略的促进会,也是沧浪文化古迹书画展示会,是明确认识“沧浪之水清兮” 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和哲理价值,而且 “沧浪之水清兮”是人们认识了解中国水都丹江口库区天然优质洁净生态环保水的生动形象的知名品牌、汉水生态文化旅游的宣传名片。袁正洪的发言,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热烈掌声。
十堰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刘志军同志在发言中说,沧浪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挖掘考证,肯定了丹江口市是沧浪文化的发源地,从考古学方面对沧浪文化的挖整做出了见解。
十堰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副主任温明,郧阳中学原副校长、高级教师董丰均,丹江口市市委宣传副部长、文联主席、沧浪文化研究会会长刘长文等参加会议发言。热爱和重视沧浪文化研究的郧县金砂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凌智民也参加了会议。丹江口市一些参加会的专家学者听了发言,加深了对沧浪文化的认识,更加坚定了打好沧浪文化的信心,对首届沧浪文化研讨会的召开予以了高度称赞。
研讨会上,丹江口市市委副书记王太宁同志在讲话中说,汉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为我们留下了久远的文明、灿烂的文化和美丽的传说。千年变迁,沧海桑田。而今,汉江河上古均州段——“沧浪之水”已变成烟波浩渺的“沧浪海”,沧浪之水也早已由“自然之水”上开阔了眼见,升为“人文之水”,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意象,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中华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沧浪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研究、保护利用、普及弘扬,是十分必要的。首届沧浪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必将促进我市文化宣传工作向更新、更高的目标迈进;必将为我市打造“中国水都•十堰龙头”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必将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旅的工业生态旅游城市注入新的动力。
丹江口市政协主席田玉玲同志在发言中说,沧浪文化是丹江口市的主体、传统特色文化。丹江口市民间聚集了一大批研究地域文化的有志之士,收集有关沧浪文化的志书、专著、史料、地图等,对沧浪文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2013年9月10日成立了“丹江口市沧浪文化研究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沧浪文化研究工作,市委常委会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推进沧浪文化工作,明确了“沧浪文化”为丹江口市的“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目标。
丹江口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纪道斌主持沧浪文化研讨会。他说,非常感谢与会的专家教授、学者关爱丹江口市,热忱参加沧浪文化研讨会,使研讨会开得大有收获,我们将进一步挖整沧浪文化,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丹江口市沧浪文化之乡的知名品牌,促进全市生态文化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