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2月8讯(章承超):一篇“盘点80后过年九大怕”的帖子, 引起热议;很多人晒出怕过“春劫”,“人情消费”不仅给人增加精神和经济负担,也让寓意祝福的传统习俗变了味。“年终奖和工资没捂热,转手就全砸进了压岁钱。“回趟老家奖金和一个月的工资全没了。而人们为了苦心经营《社交网络》无奈任《岁月神偷》。”“还难的是食品礼盒你拿来,我拿去,转来送去,甚至有的又转送回来,简直成了包袱。”这是人们共同的苦衷和话题。而笔者在十堰竹山所看到的和听到的却是另一个拜年新景象。
2014年大年初四,三辆小轿车从竹山县城开进深河乡麻线村一农户家小院,车里的老、中、少、幼十几多人放完鞭炮后,一阵热闹拜年祝福的场面别具一格。“就这样好,相互之间即方便增进友好往来,又没有压力,轻轻松松过个团拜年,我喜欢。”魏大妈高兴的说。
深河乡井泉村章氏家族的王大嫂说,叔叔章先成兄弟几个各带着儿媳.孙子乘春节来我家玩。临走时,我为几个幼小的侄子每人给个红包,却遭到叔叔的训斥“你几个兄弟要给你们买礼品都被我制止,事先的约定就不应该违规。”。叔叔的“拜年新规矩”却让我无形中省下了千元资金。
住在县城里的蔡女士,因刚买了房子欠了点外债,正为春节没钱回老家过年犯愁时。孩子他大伯王安全向兄弟姐妹发出邀请;今年春节要按照章氏家族的“拜年新风”回家团聚,除孝敬老母亲外,其他一律不许送礼品和红包,给侄男侄女封紅包(压岁钱)一概不准超过5元。这一新风尚,让我轻轻松松回老家与所有的亲人团聚。历年来,还是今年春节亲人到的最齐、最热闹、年味最浓厚。
“说实话,回老家拜年,大包小包的送礼物,或互赠红包,不但给自己增加了重重负担,更重要的是让对方为难。一个红包封出去2百,对方封回来却增加到4百。为了面子人情,过一个春节,却让一个经济不宽裕的家庭一洗而空,甚至负债。” 竹山县林业局章先成深有感触的说“我兄弟7个,有三个哥哥是深河乡老家的农民,其余有在北京、天津就职就业,有在县城工作。为了让大家方便团聚,春节期间互相走动时,每人只须放一封鞭炮以表祝福,禁止互赠礼品、红包。没想到,这一消息传开后,受到了所有章氏家族的拥护,也让社会各界广泛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