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11月28日讯(邹维兵、余苗妙):在“六五”普法法治建设工作中,竹溪县兵营镇积极创新普法形式,巧用“小喇叭、小网站、小课堂、小律师”等普法载体,实现了全镇群众人人学法的“大普法”格局。
“小喇叭”即广播村村通。该镇10个村全部建立了广播室,架设了高音喇叭,开通了普法专线。每天安排专人值班,早、中、晚三次定时播放农村实用的法律法规,让农村群众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就能学到很多法律知识。
“小网站”即兵营政务网。该镇加强兵营镇人民政府网站的运行管理,网站内开设“法规文件”、“学习园地”等普法专栏,实现网上学法。安排专人管理,及时更新学法内容,增强了兵营政务网站的实用性、针对性。
“小课堂”即党员干部会。该镇组织镇村党员干部,每月1、2日分别召开镇、村两级普法法治建设工作例会,总结一个月来的普法法治建设工作,对下个月学法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利用党员电教室,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普法光碟,开展集中学法,交流学法心得,保证镇村党员干部每月“学法一日”活动的正常开展。
“小律师”即校园小律师。组织3年级以上学生,开展“校园小律师”学法用法争创活动。各中小学把法治校园建设纳入正常的教学工作,做到教学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把学法、守法、用法和智力启发相结合,开展“我与法律”拼图竞赛,创办校园学法报,图文并茂,寓教寓乐,收到了良好效果。每学期对10名“校园小律师”进行命名表彰,从而增强了师生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