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11月25日讯:竹溪县十八里长峡国家级自然区享有“动植物基因库、山水画大观园”的美誉,初步查明,保护区共有脊椎动物28目98科218属318种。陆生脊椎动物中,东洋界种有175种,占57.6%,为大巴山地区动物区系分布的集中分布地和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其中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6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物种 8种、附录II物种 26种、附录Ⅲ物种 11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CRDB)物种 36种。
由于自然环境的原生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较好,一些古老的物种在保护区得以保存,如两栖类的巴鲵、大鲵和一些食虫类物种;保护区有我国特有种28种,是我国动物区系特有种分布较多的地区。保护区的动物区系组成表明东洋界物种是保护区的主体,区系组成具有古老性和残遗性的特点,特有种丰富,珍稀、濒危物种较多,保护价值巨大。另外,保护区共调查到昆虫15目 87 科356种,有较多的传粉昆虫、药用昆虫、观赏昆虫和天敌昆虫,是保护区的重要生物资源。
自2007年,首次在辖区海拔2600米左右的葱坪山凤凰岭西侧悬崖上,一个高21米、宽30米左右,深不可测,冬暖夏凉的天然洞中发现数万只金丝燕以来,为保护好金丝燕,当年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管理局就制定了“不掏鸟蛋,不掏燕洞鸟粪,不乱采燕窝”的保护公约,金丝燕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近日,双坪管理站的管护人员在巡山过程,发现了有人为破坏金丝燕窝的迹象。保护区管理局得知此消息后,为了切实加强对金丝燕窝的保护,11月22日,管理局资源保护科会同森林公安派出所、双坪管理站、双坪村委会联合开展专项行动,依法依规对金丝燕珍稀候鸟进行了保护。一是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宣传车广泛深入地做好宣传,增强全社会对金丝燕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二是发放宣传单张,悬挂宣传横额、标语等。三是组成联合检查组共30 多人,兵分三路对辖区农家乐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查处偷捕金丝燕的大行动。
在此次行动中,没有发现不法分子偷捕金丝燕和农户、农家乐食肆食用金丝燕谋取暴利的行为。通过这次专项行动,有效的引导了群众对燕岩金丝燕窝的爱护和保护,为还金丝燕一个良好的栖息繁衍环境,使长峡真正成为金丝燕的天堂,从而有效地遏制偷捕金丝燕珍稀候鸟的行为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据华中师大鸟类专家吴法清教授介绍,金丝燕嘴里能分泌出一种富有黏性的唾液,把藻类、苔藓等筑巢的材料黏在一起。金丝燕用以造巢的唾液,经风吹就凝固,形成半透明的胶质物,即名贵滋补食品燕窝,是燕窝中的极品。(湖北十八里长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王兆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