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8月30讯(秦新):8月28日凌晨3点,割漆老人薛成贵,穿上“行头”,背着割漆刀具,带足干粮,头戴矿灯,与儿子开始了他们一天的采漆工作。
薛成贵家住竹溪县源茂林场,今年已经是他采割生漆的第41个年头。现在不但他自己割漆,还带着儿子一起钻越深山老林。把自己的“割漆本事”悉数地教给儿子,让这种手艺“后继有人”。
割漆是一件“苦差事”,好多人都谈漆色变,怕过敏,长“漆疙瘩”。薛成贵天生的不“怕”漆,从小就与漆树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每年都在6-10月间上山采割,据他讲最多一天能割到7-8斤,现在生漆的价格好,单价120元/市斤,碰到好的一天,能挣到800元左右。
对于割漆,他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打黑整山”铺前路,“装钉刨皮”看纹路,“开口放漆”装漆液。这是他割漆的“三步曲”。别小看这三步,这可是经过他数年摸索出来的。在采割生漆之前,先要“采窝子”,把通向山中的小路打理出来。“路子”找好之后,就在选定漆树上打钉刨皮,为开漆口做好准备。在漆树上钉入一些木钉子,当作上树的“梯子”。在“树梯”上边刨边割,难度“系数”相当的大。稍不注意,将会从树上跌落。“T”字形切口完成后,在下面放上树叶盛漆液。
老薛割漆有他独特的一套,每次出门这之前,他都要关心这几天的天气预报。雨后初晴,山林中雾霭笼罩,漆树液体较多,采割的漆就多,有时自己“贪漆”,一呆就在山中住上10天,掌握天气就显得十分重要。漆树一般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高山,特别是在高山云雾缭绕的山林中漆树生长的好,漆液也多。
听老薛的儿子给介绍到,每年他与父亲都要上山割漆,至少能割到300斤的生漆,挣到3万元。天然生漆被誉为“涂料之王”,老薛希望这种传统的手艺能够源远流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