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7月26日讯(陶勇):7月25日,笔者从竹山县有关部门获悉,截止目前,该县有16个乡镇168个村2.3万农户种植肚倍,面积达13.3余万亩,年产肚倍1200余吨,实现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2015年全县肚倍基地面积将恢复性发展到20万亩,年产肚倍3000吨,实现农民肚倍收入1亿元的目标。
近年来,该县利用丰富的山场资源,结合当地地理位置、自然气候优势,在本县的文峰、深河、竹坪等乡镇,推行土地流转,成片成块大力发展肚倍产业,并邀请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研究所昆虫研究室主任杨子祥等专家,攻克影响肚倍丰产的“树、藓、虫”生物链等核心技术难题,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和技术优势,加大肚倍植藓、肚倍放虫工作;该县林业部门还从提高倍蚜虫越冬数量难题入手,着眼大面积盐肤木资源,普及挂袋散放角倍蚜虫技术,重点解决肚倍单产低而不稳的现实课题;通过利益调节,促使企业和倍农产销市场对接,建立了立足产业兴科研、立足农户搞推广,立足基地搞培训的“产、学、研”同步运行的肚倍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培育了一大批以肚倍为主导产业的肚、角倍产业大户,推动了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相继在该县的文峰乡成立了肚倍专业合作社和民间肚倍科研所,积极为农民增收想法子、找路子、架金桥,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让农民零风险投入,高效益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