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5月15日讯(陈祖军): 5月13日,笔者在竹山县深河乡双湾村农家书屋,看到三四位村民围在电脑前,搜索、探讨渔业养殖技术和茶叶增产技术。仔细一打听得知在这个农家书屋,随处可见农民忙着“充电”的情景。步入双湾村农家书屋阅览室,看到这样的一幕:近10名农民正在这里翻阅着各种书籍,有的认真地做着笔记,不时与身边的村民一起讨论,汲取科学知识。 “农民也要经常学习新技术,要想‘富口袋’必先‘富脑袋’”。该村“羊倌”、养羊大户刘健“泡”农家书屋已成为习惯,平时,他在养羊方面如果遇到什么难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农家书屋,想通过上网查阅养殖技术,看书本学技术,走上了富裕路。 不光有书看,而且有人讲。深河乡涉农部门组织的农村各种培训班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农技中心科技人员现场指导培训茶叶增产技术太好了,让咱们农民学得快、学得好,还可以提高经济收入,学习劲头更大更足了。”前不久参加完茶叶现场培训的叶茂高兴地说。 近年来,深河乡着力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加强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并配有专门的图书管理员,实行严格的登记借阅制度,村民们在自家门口就可了解所需要的知识,农家书屋逐渐成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助推器。目前,全乡已建成农家书屋8个,覆盖了100%的行政村,农家书屋藏书5余万册。一间间新建的图书室,一本本“绿色证书”,一个个农村科技示范户,一张张喜悦的面孔……展示着该乡“学在农家”的累累硕果。 在深河乡,农民不仅可享受“农家书屋”带来的乐趣,还可到村里的“文化广场”休闲娱乐。每当夜幕降临,各地文化广场上就灯火通明了,男女老少围聚在广场,伴随着音乐节拍,村民们跳起了广场舞。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耿恒举告诉笔者:“像这样热闹的场景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上网、读书、打球、跳广场舞,如今真是咱们村民自娱自乐好去的地方多。” 业余文化活动好比一缕春风,正不知不觉地影响和改变着深河乡农民的思想观念,改变着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娱乐活动,使全乡各村发生着巨大变化:打麻将赌博的少了,读书看报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学科技用科技的多了;争嘴吵架的少了,尊老爱幼的多了。村民们正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装扮和丰富着自己的精神生活。 如今,“农民身份 城市生活”已成为深河乡新农村农民日常生活真实的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