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汉罹患食管癌 对传统手术耐受能力差
太和胸心外科成功开展我市首例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
十堰网5月15讯:近日,太和医院胸心外科采用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新技术,成功为一名食管癌患者实施了我市首例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
61岁的周老汉家住竹山,今年开始,他在吃饭的时候出现不明原因的吞咽困难、哽咽等症状,随后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太和医院消化内科进行检查。通过胃镜等检查,周老汉被确诊为食管癌,于是被转入胸心外科做进一步的治疗。
在胸心外科一病区,病区主任林称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仔细的分析评估:鉴于患者年龄偏大,身体素质较差,传统的开胸手术对于患者来说难以承受。在反复权衡之下,建议采用全腔镜即胸、腹腔镜联合方案切除老人食管上的肿瘤。
据林称意主任介绍,全腔镜根治术是指将胸腔镜及腹腔镜联合应用进行手术治疗的一种微创伤新技术。相较于食管癌传统外科手术带来的对组织创伤大、出血多、心肺功能影响大、易生并发症、住院时间长、恢复慢等弊端,全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手术使胸、腹部无开放切口,呼吸时胸腹部肌肉运动受影响很小,更有利于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另外,由于胸腔镜有放大作用,术中医生手术视野较清晰,对肿瘤的切除和淋巴结的清扫更为彻底。该技术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具有组织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相对节约、预后好等诸多优点。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科主任张军教授的指导下,林称意主任为周老汉实施了具有开创意义的外科手术。
术中,林称意主任首先在患者的胸腔上开了4个小孔,沿着切口通道将胸腔镜深入患者体内,对食管肿瘤进行了游离,将病变的食管切除,并对周围的淋巴结进行了清扫。随后又在腹部打开4个小孔,利用腹腔镜做胃的游离并进行管胃的制作,用它来做食管的替代品。通过导引将管胃拉至颈部,与食管的起始端相吻合。
由于食管周围比邻心、肺、气管、主动脉、迷走神经、肝脏和脾脏等重要脏器组织,手术风险极高,术中容不得半点闪失。林称意主任全神贯注,仔细解剖,历时5个多小时,一举完成了这例高难度微创伤手术。术后第二天病人已能自主下床活动,近期将康复出院。
此次太和胸心外科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成功,是在该科大量常规开展开胸手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次,科室专家对腔镜技术的了解全面以及立体解剖的技术掌握熟练也是重要因素。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于食管癌早期及耐受能力差的患者非常适合,但该项新技术因为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所以目前仅在国内部分大医院开展。(王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