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5月14讯(黄震): 竹溪汇湾乡党委紧紧围绕创建全省“五好乡镇党委”,不断深化基层党的建设,为全乡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把好“车头”建班子,增强党委科学执政能力。乡党委始终坚持党建主业意识,把党委自身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第一要务做到常抓不懈,把班子建设作为提高班子整体素质和决策能力、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火车头去打造,优化班子的配备,形成了老中青的梯次年龄结构和合理的性别结构。同时乡党委把领导班子建设的触角延伸到村、茶叶合作社基层党组织,把选配好村、茶叶合作社党组织负责人和对村、茶叶合作社党组织负责人进行致富培训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充分注重从群众基础好、为民服务热情高、年龄文化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等方面选配党组织负责人,把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党组织负责人,并把党组织负责人培训为致富的能手,通过先期的选配关和后期的培训关,全乡19名村、茶叶合作社党组织负责人中,85%以上的负责人都拥有自己的致富项目,成为了致富的领头人,也成为了群众的依赖人,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提供了可靠保障,增强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抓好党员强示范,增强党委内部肌体活力。以“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活动、“学创”活动为契机,通过“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党员素质工程、党员培养工程等载体,一方面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将这些工作视作基层民主政治的固本强基之举。另一方面,加大在普通群众中发现、培养、吸收、发展党员工作,重点抓好新党员的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工作。
——理顺机制促规范,增强党委民主管理能力。乡党委从机制建设入手,适应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要求,清理规范原有制度,完善新的制度和办法,先后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开展“十星级党员”争创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周清月结”工作制的通知》、《争创全省“五好”乡镇党委实施方案》、《开展远程教育“四贴近”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制定了办事首问责任制度、廉政制度、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信访制度、物品采购制度、机关工作人员失职追究制度、考勤制度、下基层联系制度、干部下访制度、财务制度等、村干部管理制度、党员教育管理、民主生活会、流动党员管理、党代表列席党委会、党代表视察、乡党代表提建议案、乡党代表活动日、乡党代表联系选区党员群众、党委议事会议等32个制度,用制度规范和约束全体党员干部言行。
——加快发展壮收入,增强党委引领发展效力。乡党委巧打滨江新集镇建设牌,按照以乡建镇,服务发展;依托集镇,带活农村;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思路,围绕绿色经济和生态旅游乡镇探路子,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发扬“展示新形象、展现新作为、树立新标杆、打开新局面”的汇湾精神,加快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关注民生解难题,增强党委为民服务能力。乡党委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一要广听民声,熟知民情。乡党委为每名机关干部配备了一本干部驻村工作日志,机关干部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村庄、入院落,访农家、听真话、办实事。二要善解民忧,勇释民惑。乡机关干部在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民意的基础上,把解决农民群众所反映的就业、扶贫帮困、干部作风、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问题作为工作的主题,通过分析梳理,落实具体人员进行办理,一件一件地帮助解决,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抓好落实,以实际行动赢群众的信任。三要乐帮民富,情暖民心。乡党委制定了一系列的重农优惠政策,派出农业技术人员在农村田间地边蹲点服务,同时从县烟草公司、创艺皂素公司聘请专家全程指导烟叶、黄姜特色农业生产;各乡直机关干部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和自身特点,积极开展帮扶服务和为民服务,如开展送学上门、送技术上门、送致富项目上门、上门走访调查等,使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融洽了党群关系,更锻炼了党委服务群众的本领,增强了服务群众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