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10月22日讯:金秋十月,秋高气爽。走在房县的街道上,满眼都是林立的商铺,如梭的客流,千里房陵,活力绽放,处处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房县建设十堰市“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必须大力发展商贸经济,全力打造十堰南部商贸物流中心。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房县大力实施“商贸活县”战略,坚持“大市场、大商贸、大物流”的商贸经济发展理念,加快市场建设,发展现代物流,扩大外贸出口,念好“活”字经,加快县域经济科学跨越发展步伐。
加快市场建设,搞活商品市场
随着谷竹、十房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交通枢纽的全面形成,房县的商贸经济将迎来新的机遇。房县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把加快市场建设作为商贸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走市场化、专业化之路,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市场格局。今年前三季度,房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32万元,同比增长12.7%。
加快商业网点建设,大力提升城区购物功能和环境,发展乡镇综合超市,积极开发村级商贸市场。房县先后引进中百仓储、寿康生活购物广场、新合作超市等大型综合购物超市,新建和配套完善步行街、天一路、人和路等商业一条街服务功能,发展限额以上商贸企业58家,乡镇中心超市达到15个,占全县20个乡镇的75%,村级超市已达到289家,占全县306个行政村的94%。全县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在城区新发展10个大型综合购物超市,在较大住宅小区内配套建设中小型综合超市,同时鼓励发展高、精品专买店,建设特色餐饮一条街、旅游产品一条街,充分发挥同类经营品种的聚集效应;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个10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超市,在百公里竹房城镇带商贸物流链条上,自东向西,依次新建尹吉甫镇、青峰镇、红塔镇、军店镇、化龙镇、窑淮镇商贸一条街等6个商贸综合服务网点;继续大力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最终达到全县306个行政村每村建设1个农家(资)店,达到农家(资)店全县村级全覆盖。
加快专业市场建设,彻底解决有市无场的问题,坚决取缔无序发展的马路市场。重点搞好城区农产品、水果、建材、农资、畜禽交易市场和农副产品展销中心等专业市场的整顿、规范和新建。同时,配套服务百公里竹房城镇带建设,新建和发展青峰镇、城关镇、军店镇、化龙镇、窑淮镇等5个乡镇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建设房县小商品批发市场,规范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发展消费品市场,重点建设废旧物资回收市场、典当市场;发展旅游商品市场,建设旅游商品展销中心。目前,一批重点专业市场正在建设之中。占地面积70000㎡,投资2亿元的红塔国际建材城,一期工程已竣工,年底可交付使用,这是我省最大的县级建材批发与零售专业市场,可辐射鄂豫周边多个地区,年创利税2000多万元,解决近千人就业;位于红塔镇七河村与城关镇小西关社区相邻地段、总投资8亿元的房县义乌世贸城,今年7月份正式开工,总占地面积307334㎡,总建筑面积619365㎡,分设有农特产品交易中心、小商品国际贸易城、商业步行街、商务区写字楼、商务区酒店、沿街商铺等八个功能分区,其中,小商品国际商贸城是集小商品批发和零售兼营的现代化国际商贸市场,农特产品综合交易中心是以农特产品为主导,辅以仓储、加工、冷冻、物流配送、运输、物业管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农特产品交易市场,2014年底建成运营后,可新增就业岗位6000个以上,年交易额可达7亿元,实现税收400万元。
加快集贸市场建设,完善服务功能,解决马路市场问题。8月,总建筑面积1780㎡、总投资190万元的泉水路农贸市场,经过4个月的升级改造,正式投入运营。该市场共计37间门面,118个摊位,设有蔬菜区、海鲜区、活禽区、鲜肉区、干野菜区等产品种类分区,该市场的标准化改造建设,不仅有效解决了周边5000多居民买菜难的问题,同时提供了137个就业岗位,改变了县城泉水路老城区“脏、乱、差”的旧面貌,大大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品位。今年来,房县一方面合理规划集市布局,城区内集贸市场以新十字街为中心,东南西北四条街为辐射,按每1至1.5公里为半径设置一处集贸市场进行布局规划。另一方面加强集贸市场建设和改造升级,对城区西水路、神农路、泉水路、东街、大西关等现有集贸市场进行规范升级改造。青峰、军店、窑淮等其它每乡镇充分利用现有集贸市场基础和区位优势,加大集贸市场建设力度,使之成为展示明星乡镇的窗口。
发展现代物流,搞活流通市场
构建现代物流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房县把大力培育物流龙头企业作为搞活流通市场的重点,科学规划和建设物流联运中心、物流仓储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积极培育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企业集团,打造商贸物流基地。
加快现代物流中心建设。鼓励现有的运输、仓储、托运、快递企业进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推动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启动建设商贸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实现现代物流资源共享和物流信息的区域性对接,促进物流业提档升级。重点推动建设三大物流联运中心和三大仓储中心,以高速路出入口为切入点建设高速客运站物流联运中心,以九州通药业集团投资为主建设药材物流联运中心,以公路运输部门为主建设交通物流联运中心;在县城区选址建设大型物流仓储中心,在谷竹高速公路红塔镇七河村出入口周边建设红塔镇物流仓储中心,在竹房城镇带上的军店镇建设军店物流仓储中心。
加快发展乡镇配送站点。在乡镇建设现代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物流配送站,有效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良性互动。投资2亿元的寿康永乐物流配送中心落户红塔,拉开了房县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的序幕。该配送中心地处十房高速房县出入口,占地约100亩,建设工期为1年,目前正在进行征地拆迁,建成后,将为十堰南部三县提供物流配送、信息平台、市场交易及综合服务设施,年可实现商品物流吞吐量10亿元。
加快冷链物流建设。对现有企业冻库进行整合规范,根据需要及时实施扩容改造,扩大规模、增加品种。鼓励生猪、山羊等养殖企业兴建小型冻库。按照绿色环保要求,选址新建县定点屠宰厂、军店镇屠宰厂2座小型冻库。
扩大外贸出口,搞活外贸市场
外向型经济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发达程度,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房县努力克服当前全国外贸出口下滑的不利因素,针对出口产业发展不平衡、产品比较单一的问题,积极支持现有出口企业挖掘潜力,调整结构,扩大出口,努力搞活外贸出口市场。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出口4203.5万美元,比同期增长110%。
坚持深入一线,全程跟踪服务企业。县商务局主要领导带队深入企业调研,分管领导每月到出口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困难,股室人员每半月深入企业一次,帮助企业做好产品备案、报检、通关等全方位协调服务工作。
坚持调整结构,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在产品结构上,以农产品为主,充分依托全省农产品出口基地县优势,企业利用自己的出口原料基地,研发农产品加工高端精深产品,同时大力发展建材、轻纺、医药、化工等工业品出口;在出口主体上,充分发挥出口骨干企业和骨干产品支撑带动作用,目前农产品出口企业占全县出口企业的68%,在有出口实际的企业中,农产品出口企业达到67%,今年前9个月,我县以食用菌为主的农产品出口达到3565.3万美元,占全县出口总额的85%,占全市农产品出口总额的98%,农产品出口居全市第一。
坚持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出口渠道。在紧盯国内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放眼全球市场,疏通国外销售渠道,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会展活动,不断寻求新的出口渠道。房县的小包装、精包装农副土特产品源源不断销往韩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坚持发展主体,不断壮大出口队伍。出口主体队伍的不断壮大,必将活跃外贸出口市场,带动外向型经济的大发展。今年来,房县新发展出口企业5家,出口企业总数达到22家,其中,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达到15家。
诗祖故里,魅力房县。如今,房陵儿女正在县域经济科学跨越发展道路上阔步向前。(房县商务局 胡林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