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竹溪县五措并举扎实推进倒房恢复重建工作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0年8月30日6:30 文章编辑:吕正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频道8月30日讯(邹建华):今年以来,竹溪县先后遭受洪涝、风雹、山体滑坡等多种自然灾害,尤其是7.18特大洪涝灾害导致农房倒损严重,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面对严重的灾情,该县县、乡、村三级不等不靠,紧紧围绕灾后倒房恢复重建这一工作重心,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积极行动,科学规划、慎重选址、强化责任、全力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作法是:
      建立“三项制度”,明确工作责任。一是落实包扶责任制。县四大家领导在原联系15个乡镇和国有农林场,每人联系一个村抓好倒房重建;县直单位帮扶贫困村实行“双责”帮扶,既帮倒房户恢复重建,又保倒房户基本生活不出问题;乡镇每名干部帮扶一户倒房户建房,实行定人、定责、定目标、定奖惩的办法,做到房屋不建起、干部不脱钩。二是建立灾民建房“双卡”管理责任制。即乡干部与建房户签订包保监督卡,村委会与建房户签订双向承诺卡,明确各自责任;三是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逐级签订了因灾倒房恢复重建目标责任状,对不能如期完成任务的实行责任倒查,对工作被动的采取通报批评、诫免谈话、组织处理等方式,确保责任落实。
      严把“三个关口”,科学规划选址。一是严把规划设计关。集中建房的由村统一规划放线、统一设计图纸、统一房屋结构、统一组织施工,集中建房安置;二是严把建房选址关。杜绝在行洪区、地质灾害多发地带内建房,将建房点确定在交通便利、向阳、宜居的地方;三是严把建房质量关。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建房现场,加强对灾民建房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测;对购旧房的必须是砖木(混)结构,且要有建设部门出具的鉴定书,否则一律不给予重建补助,以此来保证灾民建房质量。
      严格“三大程序”,落实补助政策。一是坚持评议公示程序。对需救助的倒房户必须经村民代表和乡镇社会救助评议小组评议,在村(政)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无异议后才能被确定为救助对象;二是坚持三级审定的程序。对需救助的倒房户先由村民代表评议、村委会初审,再由乡镇抽查审核并进行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民政部门审批,确定纳入重建范围;三是坚持“双卡”社会化发放程序。严格执行灾民救助卡和“一卡通”社会化发放办法,减少发放环节,保证了每一分资金都公开、合理、快捷地落实到倒房重建对象手中。
      克服“三重困难”,加快建房进度。为确保灾民倒房恢复重建顺利推进,该县想方设法,克服“地基难协调、资金难筹措、劳动力短缺”三重困难。一是采取农户自行协商与村委会统一协调相结合的办法,有效解决了灾民建房地基难协调的问题;二是采取“政府扶持一点、银行借贷一点、集体补助一点、自己筹措一点”的办法,缓解了部分经济条件差的建房户资金困难;三是采取由乡镇及“村两委”统一组织施工队伍的办法,解决了农村施工队伍及劳动力短缺问题,从而加快了灾民建房进度。如蒋家堰镇芦沟口村因灾倒房14户,有5户经济条件差一直无法动工,村书记刘邦松主动找到信用社将自己房产作为抵押,申请贷款15万元全部用于这5户倒房重建;龙坝乡砖裕沟村因灾倒房13户,乡村干部将倒房重建政策宣传后,每户建房积极性都比较高,但因原居住地交通不便,地质条件又较为复杂,不宜建房,一直为宅基地的问题而苦恼。乡党委政府知情后,迅速召集“村两委”成员及部分群众代表进行研究,决定将原村闲置小学拆除并由乡村干部出面调剂水田5亩,无偿划拨给倒房户建房,实行集中安置,并由村委会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组织施工队伍,加快了倒房重建工作进度。
      强化“三项措施”,确保重建目标。一是强化工作责任。明确包户干部为灾民建房工作第一责任人,把灾民建房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予以推进,所有干部全部深入到建房现场,指导督办、协调服务,做到有考勤、有记录、有计划和落实结果;二是强化舆论宣传。该县始终把“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扩大效果”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全过程,对倒房重建政策、救助对象、典型事迹等进行了广泛宣传,做到了家喻户晓,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为倒房户建房提供了精神支撑。如县政府政务网站、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开辟了抗灾自救专栏,引导群众积极开展自救互助;泉溪镇马家坝村在开展倒房重建过程中,四处张贴标语,并在倒房恢复重建现场悬挂“团结一心,携手并进,共创美好家园”等横幅,极大地鼓舞了灾民战胜困难和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强化督办检查。明确要求乡镇从8月15日起每半个月上报一次工作进度,做到竣工一户、验收一户,实行“销号制”目标管理;县委、政府两办定期通报倒房重建工作进度,不定期组织专班进行督办检查,对措施不力、行动迟缓的乡镇实行倒计时督办,进行通报批评;对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单位及主要负责人,取消年度评选资格,并实行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