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7月9日讯(罗立政 汤守军):7月6日,笔者从竹溪县人武部获悉:5月份以来,该县多次发生旱灾和暴风雨等自然灾害。针对这一情况,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防灾减灾工作,指导人武部强力推进民兵减灾防灾队伍建设,组建了县乡村民兵三级联防体系,通过完善措施和预案,形成了有效的防灾减灾机制和管理制度,为打赢“自然灾害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强化教育引导,夯实思想基础。该县人武部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采取集中讲课、专题辅导等形式,宣传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及有关政策法规,教育引导专武干部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进一步增强做好抢险救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编实编强队伍,夯实组织基础。按照“县建总队、乡镇建分队、村建小队”的原则建立了防灾减灾民兵队伍,县人武部杨子舟部长任大队长,乡镇党委书记任分队长,村支书记任小队长。严格队员入队程序,狠抓队员政治审查工作,从退伍军人、民兵队伍专业技术人员中选拔,确保了队员政治合格、军事过硬。全县15个乡镇,296个村,共编民兵减灾防灾人员5920人,为防灾减灾夯实了组织基础。
建立健全制度,夯实管理机制。根据任务要求,该县人武部及时修订完善了《竹溪县防灾减灾民兵应急队伍使用管理办法》、《竹溪县防灾减灾民兵应急队伍军事训练制度》、《竹溪县防灾减灾民兵应急队伍情况报告制度》、《竹溪县防灾减灾民兵应急队伍奖惩规定》等制度措施,实行按级管理,逐级负责,做到责任到人。汛期明确要求各乡镇加强地质灾害点的监测工作,对易发险情地域进行定人定责巡查;值班人员保持24小时在职在位,每天定时报知当日值班、天气、灾害等情况;队员必须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确保一旦有事,能随时取得联系。为提高队伍的应急抢险能力,自6月份来,该县组织各乡镇开展了针对性演练,有效提高了队伍的防灾减灾能力。
完善物资器材,夯实装备保障。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各乡镇具体负责防灾减灾物质器材保障。各乡镇分别为队伍购置了铲、锹、麻袋、指挥旗等防汛抢险所必需救灾器材,确保应急队伍能随时投入抗灾第一线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