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7月29日讯(李新华 张波):7月16-19日和7月22-24日,竹溪县遭受持续不断的高强度大面积致灾暴雨――50年一遇。长时间、大面积强降雨导致山洪、地质滑坡、泥石流等多种灾害交替发生,如同一个个肆虐的猛兽,无情地撕扯着竹溪县境内公路。一时间,沿路山体塌方不断,泥石流冲毁路基、冲断桥梁……全县4条省道公路、5条县乡公路先后中断交通,15个乡镇9个林特场164个村115条农村公路遭受毁灭性水毁,全县交通基础设施直接经济损失达13160多万元。
灾情就是命令。面对特大自然灾害,竹溪县交通系统上下一心,不畏艰险,经过40多个小时的英勇奋战,抢通了县城通往各乡镇的抗洪救灾“生命线”,树立了交通系统能打硬仗、勇于担当的社会形象,合力谱写了一曲高亢有力的抗洪抢险抢通保通交响曲。
指挥:靠前、靠前、再靠前
在这场抗洪抢险抢通保通攻坚战中,交通系统干部职工冲在最前线,抢险指挥部设在最前线。
竹溪县交通局实行“领导包线包点”责任制,从7月18日下午开始,以局长王林为首的局领导班子成员就分赴各自包抓的线路,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指导开展抢通保通工作。
7月18日下午,正在家休息的王林局长顾不得换鞋,就赶赴灾情最为严重的中峰镇,现场指挥S305襄关路抗洪救灾。晚上7点多刚返回时,得知S238兴界路又发生新的重大塌方阻断交通后,顾不上吃晚饭旋即赶赴现场研究抢险方案,调集抢险人员和机械装备。晚上11点,主持召开抗洪救灾工作紧急会议。7月19日凌晨5时,天刚蒙蒙亮,抢险工作就全面展开,王林不顾疲劳转战各受灾现场,研究便桥抢修方案,指导开展道路抢通工作,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
神经:绷紧、绷紧、再绷紧
救灾如打仗。竹溪县交通局机关作为抢险救灾攻坚战的“指挥部”,在整个抢险救灾期间,绷紧神经,高效运转,统筹全局,沉着应对,经受住了严峻考验,有效发挥了“中枢神经”统一调度、协调、指挥的作用。
7月18日正值周日。接到雨情、汛情通报后,局机关办公室立即通知全体干部职工取消休假,立刻返岗,全部进入防汛抢险临战状态。当天晚上11点,王林主持召开抗洪救灾工作紧急会议,紧急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下发紧急通知,对抗洪救灾抢险保畅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县委、县政府召开抗洪救灾动员会后,县交通局于7月20日上午再次召开防汛工作紧急会议,再次下发紧急通知对防汛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在抗洪抢险期间,竹溪县交通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强烈的责任使命感,绷紧、绷紧、再绷紧已经高度紧张的神经,高强度工作、快节奏运转,白天紧张忙碌,晚上灯火通明,带班领导和值班工作人员24小时吃住在单位。仅18日、19日、20三天,作为“指挥部”的局机关就组织召开大小会议7次,制发文件10余份,下达指令100多条,收集处理各类信息300多条,整理汇总上报100多条。
抢通:加快、加快、再加快
在抢险救灾期间,公路抢通是最需先行、最受关注,也是最为重要、最为基础的工作。在“7.18”特大洪灾抢险保通工作中,竹溪县交通系统没有辜负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和重托,一切以“快”字为最高标准,不计成本,不顾危险,全力以赴在最短时间抢通公路。
信息传递“快”。每天上午11时、下午5时定时汇报路况信息,重要的阻、通信息即收即发、即收即报,各项抢险工作指令均在第一时间下达。
队伍组织“快”。及时组建了5支100人的应急抢险队伍奔赴S305襄关路、S238兴界路、县道水樟线、泉向线、鄂洪线等灾区抢修公路;县农村公路管理局组织40人奔赴各乡镇指导农村公路抢修;县公路局组织了100台(套)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等大型抢险设备,300名抢险突击队员,全力以赴排除险情,清理塌方。
抢通进度“快”。7月19日凌晨0时30分, S305襄关线恢复畅通;20日17时,S238兴界路恢复畅通; 县道水樟线于19日12时前恢复畅通;县道泉向线于19日18时前完全恢复畅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