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新闻 >> 正文
竹溪县新洲乡推行“四个对接”实现经济跨越发展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0年3月29日5:59 文章编辑:吕正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3月29日讯(郭军):3月26日,一批新添置的茶叶连续杀青机、整形平台等茶叶加工设备在竹溪县新洲乡新发茶场调试安装完毕。该场负责人胡圣武开心地说,“有了这些好设备,以后农民手中的茶鲜叶不会浪费,我们的产能将成倍增长,收入也将直线上涨……。”这是该乡大力实施供需平衡、工农联姻、互动发展的一处缩影。
 
    新洲乡是省定重点贫困老区乡镇,矿产资源禀赋并不算丰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茶叶产业、传统种植业和打工经济。随着潘口水电站库区的形成,涉及淹没耕地8099亩,约占全乡总耕地面积的1/4。虽然淹没的都是相对较好的田地,但形成了20万亩非常宝贵的可利用淡水水面。这对该乡来说,是一次“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社会转型过程,对该乡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全所未有的难得机遇。近年来,新洲乡瞄准这一机遇,以“一统三分”战略为指导,认真落实“调整结构、增收增效”为发展思路,创造性地推行“工业与农业对接、田间与车间对接、企业与市场对接、产业与项目对接”的“四个对接”工作法,不断谋划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子,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通过建基地、上规模,办工厂、搞联营,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着力构建特色产业发展平台,努力实现“工业与农业对接”。近三年来,该乡新建茶叶基地5000余亩,使全乡茶叶基地总规模突破了2万亩。兴建了新发、白岩、板凳岭、杨家湾等四处茶叶加工厂房,大大提高了茶叶加工生产能力;通过采取与县内知名茶叶企业龙王垭茶叶集团公司租赁联营,以本地的优质茶叶内质和龙头企业的有机联合,大大提高茶叶特色产业的效益。2009年,全乡茶叶总产量达18.5万斤,产值达92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和31%。
 
    通过争项目、提档次,集约化、定单式,大力实施土地整理项目,着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努力实现“田间与车间对接”。近年来,该乡先后争取省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项目2000余亩,低产田改造项目400余亩,大大提高了该乡土地地力。同时对新整理的土地实行集约化承包经营,鼓励有能力的农民多承包,发展适销对路的农作物或经济物,有效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到2009年12月底,实现粮食总产4269万斤,油料730万斤,分别比上年增长13.8%和3.3%。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4282万元,比上年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71元,比上年增长20.2%。
 
    通过大鼓励、广招商,指路子、出政策,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养壮大民营企业,努力实现“企业与市场对接”。潘口水电站建设涉及该乡移民人口1804户,7724人,集镇被淹需整体迁建。后靠安置的移民户和迁建单位要新建房屋。为解决建房用砖需要,该乡鼓励有经济势力和从业能力的业主余飞,投资100万元建设免烧砖建材加工厂。2008年免烧砖厂建成投产,加班加点生产水泥砖。2009年移民建房大量启动,砖块供不应求。企业迅速添置设备、扩大规模,提高产量,使日生产能力达到3万块免烧砖。2009年企业营利达300余万元。近两年来,该乡新增像余飞免烧砖厂一样的规模以上企业2家,2009年实际招商引资达72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比上年增长25%,财政收入达100万元,比上年增25%。
 
     通过典型带、政策推、项目促,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努力实现了“产业与项目对接”。近年来,该乡认真把握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政策机遇,充分整合本地资源,切实加大项目争取和实施力度,采取以奖代扶的办法支持有能力发展养殖业的个人投资兴办150型、300型生猪养殖场。通过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实现全面发展。双龙村党支部书记吴时海以酿酒作坊为依托,利用酒糟养猪,猪粪还田种莲耦的“酒—猪—耦”经济发展模式带头发展生猪生产,年出栏生猪100多头,销售白酒5000余公斤,出售莲耦2000余公斤,年获得纯利6万多元。
十堰新闻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版权所有,所刊稿件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