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中国道茶文化之乡-湖北武当专栏 >> 道实史话 >> 正文
茶 史 溯 源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0年2月9日18:57 文章编辑:秦安

    茶是中国对人类、对世界文明所作的重要贡献之一。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茶业和茶文化是由茶的饮用开始的。几千年来,随着饮茶风习不断深入中国人民的生活,茶文化在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长河中不断丰厚和发展起来,成为东方传统文化的瑰宝。近代茶文化又以其独特的风采,丰富了世界文化。

    今天,茶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饮料,维系着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深厚的情感。茶起源于我国,是我国远古时期即已发现和利用的一种植物,至今在云、贵、川一带仍能看到参天的野生大茶树。茶是双子叶植物,据研究,茶树形成于晚第三纪至第四纪更新世之间。1981年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的刘其志教授在贵州省普安县、隆晴县交界处发现了四球茶近缘植物籽化石。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关于茶的起源及神农有如上的记载。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一个传说。神农也称"神农氏",是史前中国先民的代表人物。相传神农"牛首人身",这可能是那时已经开始掌握了牛耕农业技术的先民们,对于作为"农业之神"的神农的形象的构想。

     作为农业之神的神农也是中国医药的发明者。他在发现五谷的同时,也发现了种种能治疗人类疾病的草药。相传神农为了掌握草药的特性,曾尝遍百草,一日之内竟七十二次中毒,最后偶然尝到了茶树的叶子,毒方解去。
这是如今有关前人对茶的认识的最早的描述与记载。

     茶的发现和利用两者是不可分的,在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药用、食用、祭用,直到饮用的漫长过程。

     茶从中国西南的云贵高原一带的原产地,随江河交通流入川地--古巴蜀国地区,并很快发展起来。这是中国饮用茶叶最早的产茶地区,巴蜀地区可以说是中国茶的摇篮。在中国的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书《华阳国志》中,有这样的记载:"约在三千年前左右,古巴蜀国的人们已开始种茶,并把它们作为地方的产物,进献给当时的天子周武王"。

      汉代,巴蜀地区饮茶已十分普遍,茶在流通中开始成为商品。西汉川人王褒在他的文书《僮约》中已有"烹荼尽具",以及到武阳去买荼的记载。《僮约》是当时一契买卖家奴的文书,却是中国茶史上极为重要的文献资料。

     史载,西汉吴理真,曾在蒙山上清峰手植茶树八株,后世有"仙茶八株,不生不灭,服之四两,即地成仙"之说。蒙山吴理真遗迹,至今仍在。

     茶很快沿长江顺流而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扎下了根,茶叶文明的重点开始了转移。古文献《方言》中就记有汉代有人到阳羡(今江苏)买茶的事。在湖北江陵,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都出土过作为陪葬的茶叶。茶乡湖州的一座东汉晚期墓葬出土了一只完整的青瓷瓮,引人注意的是青瓷瓮的肩部刻有一"荼"字,故认定是汉时人用于储存茶叶的器物,湖州在长江下游的太湖之滨,是古时名茶"阳羡茶"的产地。

     古籍《广雅》中记载,古荆州一带,人们把采摘的茶叶做成饼状,若是叶老的就和米粥一起搅和捣成茶饼。煮饮之前,先将茶饼炙烤成深红色,再捣成茶末,并辅以葱、姜、桔皮等物,一起煮饮,是一种羹煮的形式。尽管此时人们对因饮茶的要求与实践都还停留在粗放的阶段上,但是已经开始了对茶叶的加工。这种饼茶的加工方法及煮饮方式,一直沿袭至唐、宋时期,只是加工方法更为精细,煮饮方法也更加讲究了。

     从史籍上看,古代最初的一批茶人中就有许多著名文士,如汉代的杨雄、司马相如等。

     到西晋、南北朝人们则以茶养廉,对抗当时的奢靡之风,这里最出名的就是东晋陆纳以茶待客的故事。

     在公元五世纪前后的南朝,齐武帝(479-502)萧颐在他的遗昭中说;我死了以后,千万不要用牲畜来祭我,只要供上糕饼、水果、茶、酒饭就可以了。这类以茶作为祭品的故事,有人认为一直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周朝。可见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对茶的精神品格就有了认识。
                                                                                                                                                       (来源:中国茶叶博物馆)

十堰新闻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版权所有,所刊稿件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