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新闻频道12月8日讯(陈昌荣、冯家斌):干净整洁的楼道,赏心悦目的绿化,管理有序的停车场……昨日,记者来到竹山县城关镇大街社区三合小区家属院,只见小区院内打理得井井有条,谁能想到这是一个没有物业管理的小区综合家属院呢?社区居民说,这离不开社区在职党员的辛苦付出。
张宗耀在城关镇工作,也是社区的在职党员。他告诉记者,三合小区因辖区面积小,院内居住着县扶贫办,县旅游局等四个单位99户居民,是一个三个管的大杂院,没有一个物业公司愿意接收。在大街社区和几名业主的努力下,小区成立了党员义务自治管理服务队,并筹资10多万元重新安装了下水管道,铺设水泥地平,解决了先期房产开发遗留的一系列问题。现在,这个小区自治管理的模式引来众多小区的学习。
今年上半年,该县县委、政府在全县在职党员中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作贡献”的活动,并对在职党员实行了“双角色双争先”管理,目前已有1000多名在职党员在所居住的社区认领矛盾调处,扶贫帮建、法律援助、文化宣传、环境卫生等岗位。
在开展创先争优的活动中,不断涌现的党员志愿者成了城乡流动的风景线。从慈善志愿组到医疗服务队,再到环保卫生团……100多支志愿服务队,上千名在职党员志愿者活跃在城乡社区,全县17个乡镇都建立志愿者服务站。城关镇党委书记毛昌盛说:“党员志愿者是文明城市建设的使者,在他们身上,触摸到了竹山的形象,气质和精神。” 服务机制的创新为志愿者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县直各单位和社区还建立了领导点评、群众评议制度,定期对在职党员进社区履诺践诺情况进行考评,并作为年度评议党员干部的重要内容和党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东门社区还建立了党员服务台账,建立“盘点销号”,及时反映党员践诺情况,其目的就是促使党员践行承诺,积极创先争优,让群众得实惠、党员受教育,在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科学发展中展现先进性的风采。目前,仅城区就有1000多名党员群众参加志愿者队伍,认领奉献岗位1200多个,与困难群众结成500多个帮扶对子,捐献帮扶资金20多万元。“多亏了这些好心人,让我的生活有了盼头。”说起党员志愿者,年过半百的西关社区残疾人吴勇眼泛泪花。多年来,吴勇大脑偏瘫,生活起居困难,社区干部及志愿队员主动上门结对,轮流为他送棉被、油米,还定期定时帮助做家务,解决了生活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