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十堰市法律快车直通基层受赞誉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频道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7日8:52 文章编辑:晓华

十堰新闻频道127讯(叶富斌、李耀武):“法律工作者是我们农民工的贴心人,我们22个工友托镇党委政府好好感谢感谢他们。再就是希望多为我们农民提供法律知识,农村太需要法律了。”124,在湖北省十堰市开展12.4法制宣传日活动面向社会征求对法律工作者法律服务意见时,农民工王先忠的话说的很实在。

前不久,该市竹溪县泉溪镇成佳河村王先忠等22位农民工因转包的工头春节前去向不明,其拖欠的8万元工资一直没有着落。他们来到十堰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在法律援助中心指派的法律工作者帮助下,通过人民调解向有关责任人协商,眼看就要泡汤的工资有了着落。
  通过这次法律援助,让王先忠等22位农民工看到了法律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他们希望法律工作者们能够时常到他们身边,“耕耘”农村贫瘠的法律土壤。

这正是十堰市司法局开展学习政风行风所确立的着力点。该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胡建明说,市司法局服务科学发展“法律快车”行动已经启动,更多的司法行政工作者和法律服务者将乘坐“法律快车”直通乡村,广大群众也可以免费搭乘“法律快车”享受法律援助和服务。

党员法律工作者向全市村(社区)承诺

一间党员活动室、一面党旗、一块党支部牌子、一个宣传橱窗、一套党员电教化设备。

“律师法律服务进千村入万户党员要先行,党员法律工作者的旗帜要在服务新农村的上空飘扬。”该局已向全市五县一市做出义务法律服务承诺:免费解答法律咨询、免费起草法律文书、免费提供法律知识培训、免费就单位重大决策出具可行性法律意见书、免费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

为践行承诺,他们把123个便民服务牌送到123个乡镇司法所,到乡村开展法制讲座,提供法律帮助,到学校作“网络、毒品与青少年犯罪”和“如何预防校园暴力”等法制辅导报告……

“一助一”协议服务零距离

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发挥法律工作者的职能作用。

为“固化”法律服务,避免形式主义,该市在法律服务协议书中把涉及双方的服务方式、内容、承诺、期限等都写的清楚明白。这样就把法律服务工作者与乡村和群众以“契约”的方式,结成“一助一”服务农村的新型法律团队。

法律援助力扎根基层

竹山县宝丰镇宝丰街农民张某因土地纠纷向镇法援工作站提出申请,工作站的同志经过调解,解决了张某的土地纠纷。张某很高兴。她也成了法律援助的业务宣传员。

深化和拓展法律援助成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课题。为此,市司法局将全市123个乡镇司法所都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接待咨询、操作程序、结案归档、监督管理规范上达标。由村两委干部担任法律援助信息员,向群众宣传法律援助,畅通申请渠道。建立特困和低保人员法援数据库,力争做到应援尽援。

    “农村太需要法律了”,农民渴望着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中,法律服务的“快车”更多一些、更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