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丹江口市特色产业受赞誉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频道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3日8:12 文章编辑:晓华

十堰新闻频道123讯(谢志勇、陈迪燚):“丹江口产的‘武当’柑橘不仅果形好、颜色好,而且品质好,口感更是一流!”日前,前来丹江口市参加“湖北省水果标准园建设暨产业化经营现场会”的省农业厅经作处处长、省果品鉴定专家李传友,望着丹江口市漫山遍野金黄的柑橘,对该市特色产业发展发出由衷赞叹。

走进丹江口市的城市乡间,一片片特色产业基地生机盎然、一个个龙头企业竞相崛起、一批批富有特色的产业项目相继落户……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悄然转变,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引擎盎然加速,“发展抓项目,产业抓特色”的思路引领着中国水都丹江口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加速快跑。

新型工业集群化。2009年,汽车零部件产业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该市按照“上好一个关键产品聚合一批关联企业,形成一个支撑产业带动一个园区发展”的思路,迅速对接东风公司整车项目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产业,重点培育丹传公司、神力锻造、东风精铸等重点骨干企业,打造新型工业的“集团军”。同时,以规划建设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为契机,积极支持农夫山泉、雨润等企业扩能增产、新上项目,加快形成以“水”、“橘”、“鱼”、“畜禽”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医药等产业集群。冶金、医药化工、高新技术等“四大一新”产业集群业已形成,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20家,有效加速经济发展。

现代农业特色化。该市按照“水中有机鱼、库周武当橘、江南菜林特、江北粮油畜”的农业发展布局,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特色化发展。全市柑橘种植面积33万亩,总产量30万吨,肉鸡养殖全年出笼肉鸡1400万只,有机渔业新增养殖面积5000亩,“均州名晒烟”、“武当道茶”、中药材、油茶、核桃等一大批绿色特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颇有名气,有效推动了农业发展。同时,该市农产品加工园建设如火如荼,财政每年预算100万元用于加工园服务,催化农业产业提高科技含量,提档升级。目前,全市发展各类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35家,优势特色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贡献率达到50%,使广大农民有了稳定的增收来源,脱贫致富步伐愈加坚定。

    山水旅游品牌化。该市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机遇,以武当山旅游为龙头,建设山水一体旅游圈,放大名山秀水品牌效应。整合小太平洋景区、城区景区、古均州景区、六里坪孙家湾景区等四个重点景区组成库区景观轴心,环绕丹江口水库以“汉民族民歌第一村”——吕家河民歌村、“中国民间文化活化石”——伍家沟故事村、武当后花园——南神道、中国文联影视基地——银梦湖、省级地质公园——太极峡等景区景点为支撑,擦亮绿色旅游名片。2009年该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旅游港、太极峡、南神道、武当峡谷漂流、农家乐建设、4A级景区创建等一批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品牌效应进一步显现,全市脱贫致富奔小康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