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三大效益”凸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信息来源:湖北新闻网十堰频道 发布时间:2009年8月5日7:1 文章编辑:洋溢

水利用系数由0.3提高到0.71   新增农业产值44.02万元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8月5日讯(程勇、沈培华)丹江口市2008年花园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于2008年10月20日动工建设, 2009年5月20日完工,完成新修拦河堰3座、防渗渠道7.263公里,新建维修灌溉管道10多公里;完成总工程量5万多方,完成总投资358万元。目前,所建拦河堰、渠道、管道都已投入运行中,效益显著。
      带动了新农村建设,项目区得到了综合治理。项目区借助“小农水项目”建设机遇,对项目区内“山水林田路”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使农村的生产条件、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村庄建设得到改观。
      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节水节能效益显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农民减负增收成效明显。项目实施后,田间配套齐全,渠道畅通,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3提高0.71,新增灌溉面积500亩,改善灌溉面积1950亩,年新增粮食55.7万kg,新增农业产值44.02万元。
      项目建设使社会更加和谐。“渠成网、沟涵通、水满塘、放水不要抢”的理想模式变成了现实。灌区群众不再家家户户夜里拿着手电、提着马灯守着自家田块护水防抢;灌区下游群众不再望天收、忘水叹;灌溉和饮水的矛盾得到了根本性的缓解,群众洗衣不再下河,抗旱不用挑水,灌溉用上了自来水。灌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井井有条,因水纷争的社会矛盾和纠纷不存在了,经济收入增加了,农村生活质量提高了,农民精神风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力促进了和谐社会发展。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