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8月27日讯(李显)来自城区的林大妈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头发已经花白,从外表来看,你看不出她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事实是,她是一个有着15年肝癌患病史的患者,从第一次手术切除部分肝细胞,到现在已经有整整15年了。
飞来的横祸 关键词:被人传染,家贫无力根治
林大妈的患病历史要追溯到1986年,那一年,林大妈一家还在陕西一个小镇上,丈夫在当地一个工厂工作。大约8月份左右,当地流行黄疸肝炎。林大妈也不幸被传染上了,接连一个多月,她时常感觉到胸闷、吃不下东西,起初,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得了肝炎,以为只是夏天天热,没有胃口。直到有一天,住在附近的邻居查出得了病,她才警觉起来,到县医院一查:黄疸肝炎。祸不单行,刚上上学的女儿也在学校摔伤了。 母女两个一起住院。花费不少,家里有只有丈夫一个人的工资顶着,万般无奈之下,林大妈只好自己出了院。把东拼西凑出来的钱都给女儿治疗用了,自己只是随便找了镇里的赤脚医生开了几幅中药。这一次决定影响了她的一生。因为缺乏正规及时的治疗,病毒在她体内生了根。差不多9年后,也就是1995年,刚搬到十堰不久的林大妈有一次骑车外出,中途因为规避行人,强行跳了车,当时肚子就感觉不舒服。吃了止疼片依然无济于事,疼痛害得他一连三晚上都睡不着觉。在家人的劝说下,她到太和医院来检查,CT报告单出来,确诊结果是肝细胞肝癌。
术前的波折 关键词:对于肝癌患者来说,只有手术切除是生存下去的机会
检查结果,家人不敢告诉她,只说是胆囊息肉。兰明银主任是她的主刀医生。仔细研究了检查结果,癌细胞有7×7CM大小,病人精神状态很好。家属抱着很迫切的希望。眼巴巴的指望着这次手术。兰明银主任和他的医疗小组做了很充分的准备,大家都充满了信心。但就在这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她的亲人中有一位坚决地反对手术,认为这么大的手术做了伤身体、伤元气。还不如用保守的化疗和偏方治疗。这位亲人的坚决给手术带来了阻碍,她的丈夫是个厚道人,见妻子娘家人态度如此硬,也犹豫忐忑起来,兰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打消病人家属的疑虑,他和医疗小组的成员抓紧时间进行说服工作,病情讨论会也让他们参加,倾听他们的意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苦口婆心的“唠叨下”,那位亲人的态度首先软化,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三天后,患者被推进了手术室。
成功的手术 关键词:手术成功为她的新生插上了“翅膀”
现代医学认为,肝脏是由无数肝细胞组成的,并有“星罗棋布”的血管网,人体肝脏大约有25亿个肝细胞,有 个血管。手术要在这25亿个肝细胞中找到癌变的细胞,同时避开这个血管,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只要伤级肝部任何一条血管,病人都有可能大出血而亡。好在,主刀的兰明银主任当时已经有着20多年丰富的手术经验,他带领的手术团队个个“身经百战”。整个手术持续了2个小时,“打开胸腔、徒手摸到癌细胞、用手术刀小心翼翼得切除干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出血量很少的基础上,一个如鸡蛋大小的肿块从病人肝脏内取出。
术后的康复 关键词:定期复查、保持精神愉快是关键
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休养后,林大妈出院了。临走前,兰主任悄悄把她的丈夫叫到跟前,交代:为了林大妈的情绪,尽量隐瞒病情时间长一些。平时生活中别把林大妈当作病人,定期复查,不要太劳累,其他的该吃的吃,该喝的喝。出院后,家人又劝说林大妈参加了一些体育活动,打打太极拳、跳跳舞什么的;在家里,家人尽量不把林大妈当病人看,只要不是太劳累,家务活林大妈也一直在做。两个孩子也很争气,毕业后都有了正式的工作。在家人的关爱下,林大妈坚持熬过了一道道难关,顽强地生活了15年,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