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医院口腔科技术高超救得两条命
★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信息来源:湖北新闻网十堰频道 发布时间:2009年8月27日7:17 文章编辑:洋溢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8月27日讯(李显)昨日,在太和医院口腔科,两名曾命悬一线的患者已经完全脱离了危险,得知在自己大脑中“躺”了数日的异物早被取出、且已被科室保存,他们坚决要求看看实物。拗不过他们,护士将两块血迹斑斑的异物:弹片和铁钉拿到他们床前。瞅着这两个好不容易才从脑中取出的“肇事元凶”,在场家属和患者又是后怕又是庆幸,怕的是这两个东西要是再深一点,命就算完了;幸的是,太和医院口腔科高超的医技,总算让他们的亲人转危为安。
这两名患者相隔万里,却在同一天遭受了“无妄之祸”,他们一个因为到老家陕西上坟,不幸被鞭炮“激怒”的铁钉斜穿过眼眶;另一个,因为同村小青年擦枪走火、祸及附近打猪草的患者。因为当地医疗条件有限,两人在被送往医院后都只做了初步的消毒处理,于是,又在同一天,他们俩人又一前一后被救护车直接拉到了太和医院。一天之内,接受了两位重症患者,口腔科上上下下都悬着颗心。检查结果出来,大家的心情更是轻松不起来:来自陕西的男性患者情况要严重一些,螺丝钉从患者眼眶直接斜穿进去,停留的位置很深,那里连着众多神经血管,又与面部神经有 “千丝万缕”的联系,手术伤着任何血管,病人都会有大出血的危险、要是伤了面部神经,术后病人连最基本的张嘴闭口都完不成了,痛苦将伴随着他的一生。来自十堰当地的那名患者是年近六旬的老人,一个一辈子平平安安的家庭妇女,她遭遇的无妄之灾更是莫名其妙,好在子弹在射中她之前被一块木板挡了一下、卡在老人咽后壁第三颈椎骨的前面,救了她一命。检查结果显示,这位女性弹片所处位置并不深,应该好处理,但难的是患者有高血压病,平时吃药控制得很好,可真要做手术,无端就增加了风险。这样的检查结果几乎就是个警钟,重重地敲在科室每一个人的心中,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众人:这两个手术都是“华山一条道”,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败则伤及人命。
在口腔科主任冷卫东的布置下,口腔科做了紧急而周密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案修改了多次,所有能考虑到的意外都纳入了术前的讨论议程。为了抢救患者,必须尽快安排两位病人做手术;为了保证手术质量,手术时间安排在了前后天。来自陕西的病人先被推进手术室,冷主任在患者耳屏前切开一个约10公分的切口(隐蔽在头发内),在细心保护好神经及重要血管的前提下,打开肌肉,进入颅底颞下间隙,一点一点用手摸着、感觉着铁钉的位置,徒手剥离整整持续了 80多分钟,每一个细如蚕丝的血管和神经在冷主任的手下一一“走过”,当指尖最终触摸到那颗硬硬的铁钉时,手术室中所有的人都松了口气。。
有了前一天手术的成功,第二天的手术,所有人都满怀信心。可意外还是发生了。本来冷主任和他的治疗团队选择从口腔入路、在咽喉侧面切开一个小口,根据术前检查,弹片应该就在“这条道”上,可用手干摸了一个小时、在到达术前圈定的位置后,却没有摸到弹片。难道术前检查有误差?所有人的心都揪住了。可检查结果是研究了再研究、斟酌了再斟酌的啊。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在所有人都以为手术要停止的 时候,冷卫东主任凭借自己多年练就的一副在人体内“绣花、画画、用缝纫机”的“精妙功夫”,果断判断,大致位置没有错,但是子弹有可能游走偏离了一点,继续探路一定会发现。果然,半个小时后,在距离圈定位置不远的地方,一块沾满了血迹的弹片赫然躺在那里。
两场手术下来,科室所有的人都感觉悬在胸口的那口气瞬间不见了。这么危险的手术成功了,这两个病人的幸运固然是他们自己的福气,但更是口腔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光荣,手术的成功彰显了科室的软实力,这让他们心中充满了自豪。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