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7月31日讯(石濡华 姜忠诚):截止到7月30日,竹山县国土局投资3万元购置的200台(套)简易报警器材已发往县内120多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观测点,并组织专人搞好调试,投入主汛期使用。
该县是地质灾害极易发生区,县内共有滑坡等地灾隐患点达664处,点多面广战线长。4月份以来,该县在做好地灾防治常规工作的同时,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创建要求,搞好查深漏补缺工作。按照“一划两案”要求,完善了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县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方案。按照行政和国土“双归口”管理的要求,县政府成立了地灾防治抢险救灾指挥部,将地灾防治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与各乡镇签订地灾防治群测群防责任书,各乡镇、各地灾点相关村组成立落实到人的防灾网络,明确了各观测监测人员每月固定的观测报酬和相关责任。“6.25”全国“土地日”期间,以乡镇为单位集中对相关责任人和各国土所人员开展了地质灾害群防知识培训和宣传,完成了全县地灾点的普查及巡查工作,完善了排隐患、除险情和巡查报告制度,与气象部门联手在17个乡镇设立自动雨量观测站21个,在省、市级以上的35个地灾观测监测点设有宣传栏、警示牌,划定了涉险范围及程度,借助电讯部门每日向各地灾点及有关责任人发布气象短信预报, 8个中心国土资源所都明确了一名副所长,专门负责与各网点信息联络及灾情上报工作。
该县按监测观测、巡查排查、应急调度、抢险救灾“四到位”要求,已达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总体要求,从容应对县内各种突发地灾险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