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堵河潘口水电站工程截流前夕:话说潘口

★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7月29日14:48 文章编辑:青山

○  贺昕


  2007年9月25日,正值丁亥年中秋佳节,当潘口水电站正式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的消息像桂花香气一样传播开来、迅速弥漫了整个堵河上空的时候,惊喜的人们手舞足蹈,奔走相告,一时间,整个山城沸腾了,激动的欣喜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人们见面的第一句话是“潘口电站核准了,你知道吗?”,“潘口电站是不是真的批下来了?”。在竹山县政府门户网站《今日竹山网》上,这个消息公布的当晚就有近万人点击、三千多人跟贴,有人倡议将“9月25日作为竹山节”,有网民在网上发贴“提议全县放烟花三天以示庆贺”,有人形容“竹山醉了”、“全县上下今夜无眠” ……10月27日晚,当堵河广场举行潘口水电站开工庆典晚会时,万余名群众任凭冰冷秋雨的洗涮,早早等候在演出现场,热情的场面不止一次感动着演出人员和到场的各级领导、嘉宾。10月28日,潘口水电站开工庆典现场,虽然交通临时管制,群众还是云集到开工现场,热情见证了隆重的壮观场面,聆听了开工庆典的隆隆炮声。人们憧憬着竹山沧桑巨变和堵河秀丽的美景,展望着“高峡出平湖”的壮美画卷。然而,人们可曾知道争取潘口水电站项目核准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困苦,有多少鲜为人知的孜孜付出?有多少人为了这一天作出了怎样的默默奉献?


  产业之旅


  我们先来共同回顾竹山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一个背景,是竹山县产业发展的历史。历届县委、县政府一直在思考和尝试着富民强县的发展路子。先后提出了“十大亿元工程”、“六大特色产业”,尝试着依托广袤的山场资源发展以郧巴牛、马头羊为主的畜牧业,依托独有的自然小气候发展肚倍、板粟、中药材等林特、化工产业,依托富余的劳力资源发展香料烟、魔芋、尖椒、黄姜、茶叶等农业产业,期望着通过“公司+基础+农户”的模式,实现群众和财政“双增收”的目标。然而,由于市场、信息、交通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以及生产要素等多方面影响,除了茶叶和烟叶较具规模外,其余产业相继被市场无情淘汰。历届县委县政府在思考竹山靠什么发展,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分享改革成果成为一些地方实际行动,竹山县域经济整体水平和未来发展的出路在哪里。从统计资料来看,从全国解放到2003年,经过了半个多世纪艰苦奋斗,竹山县国内生产总值刚刚突破10亿元大关,人均纯收入仅为1655元,财政收入仅为7740万元。人均创造的社会产值是2220元,人均财政贡献份额172元,文字表述上是“实现了低水平的收支平衡”,但是前面加了“勉强”两个字。这是第一个背景。
  第二个背景:是竹山资源丰富,将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竹山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堵河发源于大巴山北麓,有西、南两源,南源发源于神农架大九湖(华中地区最大的湿地;又一说为阴条岭——神农架余脉,重庆市最大的原始森林、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北源发源于陕西省镇坪县,是汉江中上游南岸一级支流,全长354公里,流域面积1.25万平方公里,总落差500余米,蕴藏着160余万千瓦的水能资源,占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1873万千瓦的8%,在湖北省仅次于长江干流、汉江和清江。堵河流经竹山县全境,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15.2万千瓦,占堵河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的72%。而截止2003年,竹山县水电开发总装机容量仅4.03万千瓦,多数是径流式电站,年发电量不足1亿度,加上在建的5万千瓦装机的松树岭水电站,全县装机还没突破10万千瓦,全县还有近90万千瓦的可供开发水能静静地从堵河一趟而过。就是这4万千瓦的装机,1亿度的发电量,当年给竹山提供的税收是620万元,几乎占了全县税收的1/10。
  第三个背景:是我县水电开发的历史。1977年竹山县调集万余名劳力建设总库容10250万立方米、装机910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3367万度的霍河水电站时,竹山人就以战天斗地的豪迈气概垒起这座亚洲第一土坝,从而拉开了全县水电开发的序幕。在随后的30年里,竹山县按照“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原则和“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外引内联,合作开发”的开发思路,通过争取利用政策性项目资金和信贷投入,集并财政扶贫、以工代赈、小水电开发及其他专项资金,相继与世界银行、国电湖北长源公司、湖北省地电公司、湖北省民源公司、湖北省金源公司和十堰市巨能公司达成联合开发协议,引进县外资金2.5亿元投入水电产业建设,在堵河支流上建成了21座总装机4.03万千瓦的小电站,加上世行贷款项目5万千瓦装机的松树岭水电站,水电整体块头还是不足可开发总量的十分之一。
  第四个背景:当时的国家产业政策和电力形势。十五届六中全会后,国家重新定位了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有益补充部分”修定为“重要组成部分”,对民营投资实行“非禁即入”的松梆经济政策,从准入门槛、银行信贷、企业用地等方面给予了许多宽松的政策,民营经济实力得以壮大。在国家电力方面,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力供应保障成为国家经济稳定的重大问题。从2002年6月份开始,全国各地开始出现拉闸限电现象,21个省出现电力供需形势紧张,其中7个省份情况严重。2003年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赵希正向国务院提交了电力市场分析报告,认为全国当年电力缺口将达3000万千瓦,相当于一个半三峡水电站的装机总容量。到了2004年初,全县24个省出现电力供应紧张,城镇居民和农业用电受到影响,电监会紧急向国务院提交了《电网大面积停电的应急预案》,全国用电告急!先是江浙一带工业企业,后是山西一带煤矿企业,后来工厂、学校、城镇、居民都出现了电力供求紧张情况。
  基于对县情的把握,对竹山产业发展的审视,对国家产业发展机遇的科学判断,县委县政府确定,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开发优势资源,构建特色产业”,把以潘口水电站为主导的水电产业作为拉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特色产业。


  潘口之痛


  潘口水电站历经波折坎坷。1966年,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提出了《湖北省堵河查勘报告》与《湖北堵河水电规划选点报告》,建议堵河干流采用黄龙滩、潘口两级开发方案,并推荐黄龙滩电站作为堵河开发的第一期工程。1969年4月,黄龙滩水电站开工建设。1970年,中南院在进行黄龙滩水电站技施设计的同时,进行了潘口水电站的勘测设计工作。1970年5月完成了潘口、石门两个坝址的比较选择工作,提出了《湖北堵河田家坝坝段坝址选择报告》。经湖北省、水利电力部第十工程局、郧阳地区行署、中南院以及各方面代表会商选定了潘口坝址。9月水电部第十工程局施工队伍进场进行临建工程建设,12月因为荆江防洪和缓解华中地区用电紧张,国家决定先期开工建设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潘口工程奉命停止施工。
  1981年,根据华中电网电力负荷发展的需要,水电部向中南院下达了编制堵河河流规划、潘口水电站与黄龙滩水电站扩建两项初步设计的任务。中南院又用了4年时间完成了《湖北堵河河流规划报告》、《堵河潘口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1985年11月,水利电力部水电建设总局与湖北省计划委员会联合召开审查会,同意堵河干流的规划为潘口、小漩、黄龙滩三级开发,1986年3月,水利电力部以“(86)水电水建字第17号”文下达了《对湖北堵河河流规划及潘口水电站、黄龙滩水电站扩建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批准了上述一项规划和两项初步设计报告。潘口水电站再一次具备了开工条件,正在第二次上马紧锣密鼓推进的时候,1987年因为考虑到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国家与湖北省政府按3:7的出资比例组建清江开发公司,开工兴建隔河岩电站,推进清江梯级开发,潘口电站第二次被搁置下来。
  1998年5月,湖北省电力局着手开发潘口水电站,委托中南院重新编制可研报告。同年8月又因国家推行“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离”为主要内容的电力体制改革,湖北省电力局改制为湖北省电力公司,不能作为水电站的开发业主,潘口水电站第三次错过建设机会。
  这三个阶段,成为人们通常所说的潘口水电站“三上三下”的过程。那么,潘口水电站又是怎样重新启动并提上议事日程的呢?
  2003年7月,湖北省党政代表团到江浙一带进行经贸考察,堵河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被原省经贸委列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予以推介。浙江纵横控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袁柏仁被堵河流域丰富的水能资源所吸引。纵横控股集团所在的浙江省是工业经济比较发达,也是能源产业不足的省份。上半年,浙江省大范围的拉闸限电进行了18次,纵横控股集团总部所在地绍兴市甚至作出了“二五”电力调剂的临时供电办法(对高耗能的工厂企业一个周供两天电,其余五天分时段供电)。纵横控股集团是国家大型企业集团、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五个一批”重点企业、绍兴市综合优胜企业,拥有浙江纵横石化、浙江星河石化、浙江倍斯特化纤、绍兴纵横高仿真化纤、河北邯郸纵横钢铁、北京纵横金源实业等12家控股公司,2003年集团公司总资产达90亿元,经营性收入50亿元,利税10亿元。他深知,电力就是工业企业的命脉,纵横控股集团在拓宽经营领域的同时,还要围绕打造百年企业的目标,寻求市场抗震性强的版块产业。当前,国家实施“非禁即入”的产业政策,放宽民营经济投资发展领域,正是民营企业进军水电能源等产业的黄金机遇期。7月25日,袁柏仁向时任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发来考察堵河水电能源的商函。8月17日至24日袁柏仁到武汉、十堰、竹山三地考察,8月26日,十堰市、竹山县政府和纵横控股集团签订了《堵河水能资源开发框架协议》。因为潘口水电站开发权尚在湖北省供电公司手中,经过多轮协商,2003底项目开发权才移交给纵横集团。潘口水电站正式提上市县政府议事日程。


  核准之难


  从我们切身感受,潘口水电站推进过程就像在万丈高空走钢丝,命悬一线。
  一难是调查范围广泛。2004年1月市县政府下了停建令,2月8日开始前期库区淹没调查。潘口水电站淹没影响面积是61平方公里,涉及竹山、竹溪两县10个乡镇69个行政村,调查要到人到户到地块到实物,在这一次调查中有500余名干部及11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分成入户调查组、土地调查组、专项调查组、环保调查组4个大组16个小组,户户登记,家家核对,涉及17项调研登记内容,7500余户3.1万名群众参与,6月30日经当地政府、移民群众、设计单位、业主单位、监理单位、移民部门六签字认识后结束,前后历时4个多月。要实现实物登记签字认可率100%,群众异地安置的去向意愿调查率100%,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二难是可研程序繁多复杂。潘口水电站项目从可研到核准阶段,仅设计报告就涉及枢纽布置、地质勘测、文物保护、地震影响、矿产压覆、移民安置、生物多样性影响、耕地占用、林地占用、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水土流失、淹没基础设施恢复设计、防洪影响、电力接入、经济评价等近20个专题报告的勘查、设计、编制、咨询、审查、获批等程序,需要出具咨询意见、审查意见、备案意见的部门多达50多个。仅移民安置规划报告经过不下10次的修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也经过3次咨询、5次审查、6次修改,仅仅因为堵河下游桃花鱼在大坝建成后不能回游就论证了4次,差点因这一项把潘口水电站拍死。再就是淹没人口多、耕地面积大,占用耕地要“占补平衡”,占一亩补一亩,占基本农田1亩以上均需国务院审查批准,潘口水电站淹没耕地2.46万亩,要在两竹内占补平衡,报告怎么作,难度有多大?
  三难是宏观政策的门槛高。刚才说了2003、2004两年,全国大范围电力供应紧张,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也是实话。进入二十一世纪,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办法,包括降息放贷,全国各项建设速度加快,引起中央高度关注。2004年3月,国务院召集紧急会议,给固定资产投资“降温”,因为当时固定资产增值率已超过国家确定的热警戒线。国家统计局分析报告指出房地产、钢铁、电力、城建、化工五个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固定投资总额58.8%。温家宝总理要求“采取得力措施,有效遏制投资过快增长”。随后央行连续3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控制货币信贷总量,一次性减少信贷资金1100亿元。用行业术语这叫银根紧缩。2004年7月,国家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实施,对非政府投资的项目改审批制为核准制和备案制。这个《决定》一出台,必须将项目做到初步设计的深度,才能往国家发改委申报核准,直接加大了可研阶段的投入,也直接提高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这一点,在核准制实施一整年后,也就是2005年7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公开发表的《核准制一年》证实“电力项目投资管理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在给企业下放投资权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力度,电力准入仍在国家严格控制之中”,“与以往审批制相比,核准制要求项目核准申请时,需完成可研报告、诸多专题报告和支持性文件,工作深度远远超过以往可研工作深度,大大增加了项目前期的工作量。加上配套措施尚未完善,对核准过程中的程序、手续、内容、受理时间、法律责任及效力等方面的规定不明确,核准项目前期工作比审批制更难,周期更长,支付的成本更大,人为和其他不确定因素对项目产生的影响更多,企业风险大大提高,不少问题是企业自身所根本无法克服的。”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明显增强,政策杠杆的效果已经在经济社会领域显现威力。2003年、2004年的两年间,国家相继出台了与水电项目开发密切相关的几十项法律法规,仅土地管理就有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关于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关于完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查报批工作的意见》、《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等。此外,与项目核准相关的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关于水电前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水电建设管理主要河流划分有关事项的通知》、《核报国务院核准或审批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目录》、《关于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核准招标内容的通知》、《关于坚决制止电站项目无序建设的通知》、《关于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等数十个政策法规。在这种背景下,潘口水电站项目像一个难产的胎儿,不仅自身虚弱,也有些生不逢时。
  四难是项目临阵易主。一方面是国内宏观调控,一方面纵横控股集团主导产业石油化工和纺织也遭受来自国际贸易的多方夹击。国际石油、化纤的原料价格一涨再涨,而且出现货源紧张;纵横控股集团新上的钢铁产业市场却一路走低。纵横控股集团这一多元化经营的大型民营企业在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间打起了遭遇战,进退维艰,压力空前。纵横集团向市县政府致函要求更有实力的业主来开发。这对刚刚热起来馒头无异于泼了冷水。几经周折市政府将堵河汉江四级电站开发权捆绑起来推介给汉江集团。经过4个多月的艰苦谈判,汉江集团与纵横集团达成前期成果转让协议。在市县政府3个多月驻汉争取下,省政府同意将潘口水电站作为全省重点扶贫工程给予近4 个亿的优惠政策扶持。潘口水电站置死地而后生。
  五难是国家核准层次高。潘口水电站不仅在大江大河上,而且装机在25万千瓦以上的电站都要国家发改委核准。一个电站能否上,有这三个必备条件:业主愿意投资、银行愿意贷款、国家能够核准。潘口电站核准正值国家大刮“环保风暴”、国土部由国务院直属部门转为国家宏观调控部门的“不应期”,环保要国家环保部批、水保要国家水利部批、土地要国土资源部批,而国家部下有司、司下有处,层层过关。国土部有规划、耕保等8个司、11个处来审查,这些完成后国家发改委才能批;加上三峡百万移民对国家大范围的影响,国家发改委对一个装机51万千瓦、投资44个亿、3.5万移民的电站持慎重态度。先后2次派国家专家库的水利顶级专家实地勘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次向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这个项目进行室内实地咨询,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现任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办公厅主任),副主任张国宝、陈德铭、杜鹰等都亲自过问这个项目,市县万般无奈请省委书记俞正声、省长罗清泉在全国两会期间专题向国家发改委汇报这个项目。做了这么多基础工作,国家发改委6个司签署了意见,2次在委主任办公会上才得已通过。整个过程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前功尽弃。真可谓惊心动魄。


  希望之翼


  潘口等重点水电工程建成之际就是竹山经济振兴之时。一是单一价格算法。2006年5月20日《经济日报》有专家撰文说“目前我国每度电至少可创造8元人民币的GDP”,这样算潘口水电站年发电量10.5亿度,创造的经济价值可达84个亿;如果几个电站都建成,竹山年发电量将达到20亿度,创造的GDP就是160个亿,相当惊人。当然这个价值不完全体现在竹山。从竹山角度来看,在建期间的建安税、耕地占用税,仅潘口、小漩电站2008年就将近4000万元,几乎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1/4,建成后,按综合税率17%计,全县水电产业年经营收入将达7亿元左右,提供各税1.2亿元以上,在现阶段没有任何一个产业能达到这种水平。
  二是对经济社会的整体拉动力。潘口水电站45个亿的投资,如果几个电站都在三五年内开发建设,投资将达到70个亿,这个数据是竹山县解放60年来固定资产投资总和的5倍还多,对竹山基础设施及城镇、居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有多大,可想而知。竹山县城、周边集镇的变化大家都切身感受了,再看一看潘口水电站建设工地、移民集镇建设现场,体会可能更深一些。
  三是未来发展的预想。全县水电产业建成之际,就是竹山经济振兴之时。我想这句话不夸张。丹江口就是一个电站成就的一个市,三峡电站一建,宜昌市下的几个县面貌焕然一新,湖南东江也因一个电站由县改市,全国这样以一个大水库带动一个新城,带富一个县的例子很多。潘口水库形成61平方公里的库面,龙背湾电站建成后17平方公里的库面,加上我县南部山区独特的生态人文资源,借助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麻竹高速路建设,竹山会成为水电穿珠,高山平湖的美景画廊。
  我们期待着竹山经济社会展翅高飞。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