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工在家门口学技能拿文凭 竹山县首创农民工“工学交替”培训模式

★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6月18日15:50 文章编辑:青山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6月18日讯(张慎 吴战冬 李芳兰):近日,由十堰市应用科技学校与竹山县联合举办的首届“工学交替”中专班分别在该县竹坪乡和溢水镇顺利开班。
  自全球金融危机暴发以来,竹山县劳务经济发展受到明显冲击,部分外出青年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在外面留不住,返乡率较高。即使是出去的农民工,由于普遍缺乏职业技能,没有技术特长,只是做一些“苦力型”的工作,干不了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缺乏市场竞争力,工资收入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务经济的健康发展。全县常年稳定在外务工人员在10万人以上,其中在国外务工人员有1500余人,劳务经济成为该县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但农民工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应有的技能,又制约了农民工就业竞争力,只能从事高、危、脏、差等繁重的简单体力劳动,为认真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降低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不利影响,努力实现劳动力培训与就业的有效对接。该县积极与相关教育机构磋商,决定联合举办“工学交替”中专班,旨在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培养开发农村实用人才和技能人才。
  本期“工学交替”中专班学制三年,两年理论教学,一年实践锻炼。实行工学交替,学分制管理,技能训练为主,分阶段完成学业的管理模式,十堰市应用科技学校将利用农闲时节到该县对学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学员除享受国家规定的相关补贴政策外,毕业考试合格后由十堰市应用科技学校颁布中专毕业证及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真正达到即学到技术,又拿到文凭的目的,以整体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