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代新成 汪舒琴 何 猛
5月1日,湖北房县万峪乡天坪村汪大发拿着中级电焊工证书,在县城一家建筑公司公司谋到了一份月薪1500元的新工作。汪大发在广州市打工,因所在公司裁员而回乡待业。两个月后,他获悉县扶贫技能培训的信息后,急忙赶去报了名,并通过两个月的培训,重新找到了工作。这是房县通过大力实施以送文化、送项目、送技术、送健康、送温暖等‘八大惠民行动’为载体的富民惠民让在外失去工作,回乡再就业;敬老院,鳏寡老人衣食无忧;建沼气,一年节约上千元……2009年,当惠民春风再次吹拂利州大地时,老百姓的生活悄然发生崭新的变化。
送文化。在全县抽调骨干创作人员和演职人员100多人,组建学习实践活动文艺宣传队,把实践活动编排成歌曲、鼓书、小品、三句半等不同文艺形式,宣讲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并在县直机关开展“为农村文化建设作贡献”图书捐赠活动,向108个结对子“三下乡”对口的乡村基层文化馆站、农村文化大院等赠送图书13万余册、音像制品17000余张,以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送项目。围绕农村改路、改水、改田、改园、改气,以争取上级立项目68个,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个进度表,迅速分解落实到20乡镇和147个村。为了尽快落实项目,房县迅速分分项目制定了实施方案,在全县288个村开展摸底大调查,对项目基础信息进行电子管理,对号入座,逐户落实。
送技术。利用农闲组织100名农业科技人员深入20乡镇的村、组、农户,举办讲座430场次,发放技术资料13万份,针对农业种植、茶叶、药材、蔬菜和畜禽水产养殖等实用技术免费培训。通过培训,全县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3万亩,秋冬播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9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亩节本增效35元以上。针对群众春耕备耕生产需求生产资金,政府统筹,涉农、金融等部门联动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等举措,落实春耕生产资金310万元,化肥等春耕生产物资300吨。
送健康。利用县卫生、计生部门服务车,带医生、带设备、带药品,分12班进村入户为返乡农民工、育龄妇女、五保户等开展服务活动13天次,免费查病1.2万人次,查出患病人员640人次,优惠治疗420人次。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合作体系,拓展农村医疗合作网点12个,配齐162个村级卫生室,吸纳3057名群众进入农村合作医疗组织,将群众享受医疗报销比例提升20%。
送温暖。大力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全县党员干部职工共计捐款40多万元,慰问城镇低保户1000户,农村低保户1000户,下岗等困难职工320户,发放被、棉袄各1000床、夹衣10000件;利用困难党员帮扶基金,慰问困难党员1300余人。与此同时,全县100多个机关单位和42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分别向32个联系村、6400多个联系户献爱心,共计捐款21万元,捐物1.3万件次。
送岗位。加大县工业园区一期工程入驻企业扶持力度,帮助6家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岗位1400个,吸纳1400余名返乡农民工、下岗职工再就业。恒达公司在吸纳300名返乡家书工就业后,使企业一线生产岗位达到580个,实现日生产量翻番。还依托在电视台、网站给农民送产品销售信息、生产致富信息,破解农民增收难题。
送稳定。村村举办一期法制培训课,组组聘请“和谐社会建设信息联络员”,户户开展一次民情疏导走访谈心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4561份,举办培训班15次,聘请“联络员”1054名,化解各类矛盾123例,慰问走访流动党员家庭1031次,帮助流动党员及其家庭解决实际问题329起,征集到他们对家乡的发展建议135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