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5月26日讯(李耀武、胡远斌、罗意):5月21日上午,在湖北省竹溪县泉溪镇成佳河村农民赵华堂的小院里,30多名村民代表与镇干部围坐一圈,召开民情民意恳谈会。
“我想把村里的7亩承包地流转出去,一门心思搞经商,国家的政策允许我这样做吗?”与镇党委负责同志同坐一条凳子的农村经纪人张德满发了话。
没等镇村干部表态,村民意代表王守财抢过了话头:“柯镇长,我是一名外出务工返乡的农民工,想在咱这儿办个养殖场,把学到的技术带回来,怎么才能申请到小额贷款?”面对村民的发问,镇党委负责同志耐心作答,并当场承诺为大伙搞好土地流转和小额贷款的服务。恳谈会从上午8时一直持续到下午19时多,村民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这是该镇党委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就要保持对民生问题的高度敏感,主动了解民情民意,知道群众在想什么,我们该干什么,让群众得到最大的实惠,这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目前,该镇已探索建立健全了一套以“民情民意恳谈”为主要内容的畅通民意、科学决策的工作机制,规定了镇党委、政府每年下村召开民情民意恳谈会不少于24次,每年将全镇所有行政村进行一至二遍;镇直单位每季度下村召开民情民意恳谈会不少于3次。民情民意恳谈会采取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由镇党委和镇直单位组织深入村组和服务对象之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介绍与农民群众相关的法律法规、农村科技实用技术、市场经济信息,听取群众对上级机关的意见和要求等。
同时,对群众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梳理专题研究,制定解决的办法和措施、落实责任人和交办时间,并建立整改台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以及“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抓落实。
到目前,该镇召开民情民意恳谈会24场次,设置征求意见箱24个,开通热线电话25部,征求意见和建议150多条次,解决群众出行难、看病难等热点难点问题100多个。
同时镇党委还通过设置“民情恳谈室”、印制“民情连心卡”、开通“民情热线”等形式,畅通了基层干部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构筑了与群众交流沟通的平台。
该镇黄柏溪村村民叶文清以前有事总是靠上访,是全镇出了名的“上访专业户”,自从参加镇里组织的恳谈会后激动地说:“我过去要是有事情,得去镇里找领导,真没想到,现在他们来到咱身边找问题,还当场为我们解决了我养猪的难题,使我们发家的路子通了,气顺了,心里也亮堂了,以后我再也不上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