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10月26日讯(杨显超)近日,在竹溪参加长篇方志系列小说《庸国》出版发行座谈会的当代著名作家野莽先生,应竹溪县教育局邀请,走进了他的母校竹溪县一中,举行报告会。各界人士及竹溪一中学生代表近400余人聆听了野莽先生在报告会上的精彩演讲。竹溪县教育局局长王玺主持并致欢迎词。县政府办副主任洪洲、县文联主席余争鸣出席作陪,其父和老友也在嘉宾席就座,竹溪一中学生代表向野莽先生献花,表示敬慕之情。
故乡的厚土孕育了野莽先生的人格魅力,在母校作报告很是激动。在报告会上,野莽先生以自己是竹溪人而骄傲、以自己曾是竹溪一中的学生而骄傲。野莽先生讲述了自己在少年时代的 “文革”时期排除纷扰,始终坚守读书,坚持刻苦学习的经历,展现了自己“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毕生追求文学之路的坚定的理想信念。野莽先生喻文学为初恋,文学就是他心中的一位纯情的女子,是执著和热爱成就了他的文学之路。野莽先生十分羡慕现在的学生,不愁吃、不愁穿、不愁没书读、没有外来纷扰、环境条件十分优越,先生语重心长的勉励竹溪一中学子一定要珍惜大好时光,潜心学习,以成就自己的人生,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竹溪一中学子就自己学习和人生中的困惑与野莽先生的交流活动将报告会推向高潮。野莽先生以竹溪一中校友的身份,非常虔诚的解答了学生们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在谈到学习话题时,野莽先生以王玺主编的《点亮心烛》中的《母与子》这个故事激励他们,每个人首要的是树立信心,关键是要循着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执著的追求,要勇于面对挫折,以自己的每一点进步为阶梯,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在交流生命困惑这个话题时,野莽先生循循善诱,生命的意义在于活着,在助人为乐中得到升华,珍惜生命的本身就是一个有责任感的表现,是对自己负责,对亲人负责。生命的价值不在于一下子能获得多少钱、当多大的官,关键是要从每一件小事体现自己的价值。先生调侃的说,比喻说种萝卜能种出特大个的,养鸡能叫它下特大个的双黄蛋,也就是利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感受其中的快乐。
野莽先生是当今中国文坛最活跃、著述最丰厚的作家之一,是近三十年竹溪文学艺术界的旗手和精神领袖,是竹溪人民的骄傲,是竹溪一中的骄傲,此次应竹溪教育局邀请,回母校激情演讲,为竹溪一中学子带来了一份丰厚的人生阅历大餐。精彩的讲演博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大大激发了竹溪一中学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相关链接:野莽,原名彭兴国,出生于竹溪,中学毕业于竹溪一中,大学毕业于武汉大学,现居北京。曾任湖北省作家协会签约专业作家,中央外宣办所属英文版、法文版《中国文学》杂志编辑,中文版《中国文学选刊》编辑部主任,中国文学出版社编辑室主任、总编室主任等职,现专事写作。
著有长篇小说《纸厦》、《荒诞斯人》、《王先生》、《陈谷新香》、《云飞雨散》、《行色仓皇》、《禁宫画像》、《大律师施洋》、《记恩》,中短篇小说集《野人国》、《世上只有我背时》、《独乳》、《窥视》、《死去活来》、《黑梦》、《乌山景色》、《乌山故事》、《乌山人物》、《不能没有你》、《人活一世》、《黑夜里的老拳击手》等。在法国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开电梯的女人》、《打你五十大板》、《玩阿基米德飞盘的王永乐师傅》。另有古诗文翻译《诗经今译》、《志怪今译》、《史记今译》,评点古典长篇鬼话小说《何典》,电子版野莽文集《红尘黑话》二十卷。
作品多次获奖,大量作品被选入国内各种选刊和选本,连续五年入选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选编的本年度《中国中篇小说精选》和《中国短篇小说精选》,连续三年进入老舍文学基金会、中国文学研究会评选的本年度《中国文学排行榜》。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日、俄等多种文字,并入选国外大学的中文语教材。
2009年4月,耗费多年心血,反映竹溪地域文化的长篇方志系列小说《庸国》(五卷,140万字),又由中国工人出版社正式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