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医院科技进步奖数量跃居全省市州第一

★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1月7日8:35 文章编辑:青山
省级十堰5项,该院占3项;市级15项,该院占8项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元月7日讯 特约记者梁时荣):  作为单位实力的象征,太和医院的科技工作越来越显露出强大优势和作用,这与该院长期坚持科教兴院、做大做强战略密不可分。2008年,太和医院摘取两项省、市第一,即全省市州科技进步奖数量第一;十堰市科技进步奖数量第一。
    太和医院的科技进步奖励条例实施以来,促使全院医务人员抢前争先,医院70%的人都有科研项目,从专职科研人员到护士及行政人员。去年在获得的3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中,我市共有5项,其中4项是医学类科技奖,太和医院占据3项,1项获二等奖,为党委书记、神经外科博士涂汉军教授主持的《冷冻治疗胶质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2项获三等奖,分别是副院长、麻醉科学科带头人刘菊英教授主持的《氯胺酮用于治疗神经病理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和消化内科李胜保副主任医师主持的《抑制COX-2有助治疗食管癌》。此外,2008年在我市评出的15项科技进步奖中,太和医院占据8项,总数的60%,其中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在医疗卫生类科技进步奖中占到80%。副院长刘菊英教授主持的成果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神经内科何国厚教授、针灸科彭力博士主持的成果分别获得二等奖,泌尿外科姚启盛教授、消化内科李胜保副教授、妇产科罗仪教授、骨关节科龚泰芳博士、麻醉科副主任技师胡云等5人主持的成果分别获得三等奖。
    另外,去年太和医院又有5项成果通过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它们分别是太和医院院长助理、神经内科主任何国厚主持的《脑供血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临床研究》、神经内科常务副主任王云甫博士主持的《重症肌无力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与免疫损伤的相关研究》、信息资源部主任王霞主持的《医疗机构数字化建设与管理对策研究》、心血管内科主任往玮教授主持的《骨髓间充质干系胞体外诱导分化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和医务处主任涂自良主持的《金果榄药材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
    去年,该院还有5项科研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他们分别是太和医院院长助理、神经内科主任何国厚教授研究开发的《多功能颈椎枕》、神经内科刘勇研究开发的《睡眠帖》、呼吸内科副主任护师林萍研究开发的《静脉穿刺固定板》、肿瘤科主管护师李桦研究开发的《充气化疗帽》和内分泌血管外科护士长李亚玲研究开发的《多功能坐浴椅》。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