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扶贫办主任杨朝中深入郧西县调研扶贫开发工作

★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信息来源:郧西在线 发布时间:2008年9月8日15:49 文章编辑:原野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9月8日讯(锦运)近日,湖北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杨朝中一行,深入郧西县就扶贫开发工作进行调研。十堰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华滔,县领导冯安龙、王宏模、谢守斌陪同调研。
 
    在县长冯安龙、副县长谢守斌的陪同下,杨朝中一行深入到香口乡孟川村,实地查看了沼气建设、农业产业发展、通村通组路建设等情况。孟川村是郧西县18个重点贫困村之一,目前完成通村通组水泥路建设16.8公里,通户水泥路9公里。建成蚕桑基地600亩,蔬菜基地2000亩,中药材基地2100亩,建沼气220口,25户贫困户搬迁到交通便利的村小集镇,通过扶贫开发,一大批农民依靠产业摆脱了贫困。
 
    在县政府常务会议室,县长冯安龙详细汇报了全县经济发展情况和五年来郧西县的扶贫开发工作。五年来,我县紧紧围绕“缓解贫困,缩小差距,构建和谐,推动老区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坚持“五个强化”(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强化资金监管,提高扶贫效益;强化社会扶贫,增强扶贫合力;强化资源整合,提升扶贫效果;强化检查督办,严把进度质量关口),共实施重点村114个,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近1.2亿元用于重点村建设。全县“两类人口”由20.1万人下降到15.36万人,绝对减少4.74万人,其中赤贫人口由8.1万人下降到4.89万人,减少3.21万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修和维修村组公路2500公里,架设桥梁60余座;新建和维修饮水、灌溉渠道1万米,建水窖水井2.65万口;完成搬迁扶贫1918户、7672人;实施“一建三改”1.55万户;新建高效经济园(林)11.36万亩。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全县新建桑园5万亩,香椿基地3万亩、商品菜基地3.5万亩,种植烟叶2.06万亩,山羊饲养量达36.8万只,重点贫困村基本实现人平1亩高效经济园(林),年人平增收300元。在扶贫搬迁方面,先后投入资金1700余万元,完成扶贫搬迁2725户、8900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全县组织各类培训530期,培训农村劳动力14.9万人, 98%以上实现了转移就业。通过大力实施扶贫开发工作, 去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9.35亿元,增长12.7%;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亿元,增长22.5%;完成财政收入11252万元,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63元,增长12.6%,县域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
 
    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杨朝中对郧西的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郧西县集库区、老区、边远山区为一身,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但近几年,郧西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蚕桑、烟叶、林畜等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扎实推进,使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他强调,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要与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要以准确的市场定位和战略定位,在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同时,要坚定不移的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壮大县域经济,从而反哺农业,惠泽农民。工农业两轮同时驱动,拉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