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告诉世界--写在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倒计时40天
《湖北日报》记者宋克顺、通讯员王志林、李启东
天下太极出武当。“北尊少林,南崇武当”。600余年的磨砺传承,武当太极武术已风靡世界,全球修炼者超过5亿。
道教八卦分阴阳。道教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支柱之一,还在韩、日、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为播散。
武当山,湖北唯一世界文化遗产,以道教和太极武术两条文化的纽带,在武术节这个国际平台上,将以何种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抢“节”与找“事”
发展就是找“事”!这是十堰的辩证法。
2007年10月,江城武汉。“我们希望承办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十堰市委书记陈天会的一句话,让出席全国城市运动会的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既感动又有些为难。
此前,郑州已承办了前两届武术节。“该市承诺拿一个亿给中国武协盖楼,条件是武术节永远在郑州办!”刘鹏还透露,河南省政府的秘书长正在北京衔接办第三届武术节。
刘鹏的慎重自有道理。论条件,郑州是全国经济五强河南省的省会,少林寺成名已久;场馆设施、人才实力,地级市能与省会城市相匹?
论实力,郑州人均GDP达到3.3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70多亿;十堰是湖北最边缘的一个市,人均GDP不足郑州三分之一,地方财政收入只有郑州的15%。
少林、武当、峨眉并称中国武术三大流派,少林一门哪能穷尽中华武术?十堰态度坚决,言辞真诚!
用不足一年的时间,筹办70多个国家参加的国际盛会,远比郑州落后的十堰,压力可想而知。
在财政十分拮据的条件下,十堰筹措资金4500万元,改造武术竞技场馆、万人迎宾广场,拓建许白路、北京路等9条城区主干道;硬件改造和软件升级城区26家接待宾馆,美化、绿化背街小巷77处、19.9万平方米;建成安保警务室267个,组建巡逻队2823支,保安队479支,招募3000多名武术节志愿服务者……
在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的亲自协调下,中央电视台编导的大型开幕式文艺晚会也正在筹备之中,奥运会开幕式主导之一张晓海担纲导演。
紧张的筹备,巨额的投入,连续的劳累。备战的忙碌让人困惑:办武术节是不是捅马蜂窝找麻烦?
“克服的困难大,解决的矛盾多,才有发展的速度快。”陈天会的话,揭示了发展和找“事”的必然联系。
十堰的节日,世界的盛会
武术节不只属于十堰!它是湖北的,更是世界的。
到9月15日,已经有德国、日本、美国、俄罗斯等39个国家和地区报名竞赛。十堰市文体局长赵国平推测,参加本届武术会的国家和地区将不下70个,运动员加上媒体记者、旅游团队、企业代表等来宾超过5000人。
“办好武术节,打响鄂西生态文化游的第一炮!”9月2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宪生率省直10余部门领导助阵十堰,把本届武术节纳入湖北重大发展战略之中。
“要站在为中国、为湖北办节的高度,举全省之力把武术节办成一流的盛会!”省长李鸿忠把武术节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以武术节为平台,走向世界,不只是口号或预期。
首届武术节,河南登封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嘉宾的关注,来自香港、台湾、佛山以及韩国、美国等地的50多个合作项目落户登封。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期间,郑州签订合作项目19个,总投资49.87亿元人民币。
本届武术节,十堰将组织百家旅行社游武当、百家媒体看十堰、百家企业说车城。来宾接触十堰的广度和深度更是超前。“武术节不仅是世界武术盛事,更是湖北与国际国内交流的大事。”省委书记罗清泉的话,在十堰已变成行动。
穿越遗产与财富
抢“节”和找“事”,十堰人图的是破窗效应。
与肥沃的江汉平原比,十堰地处偏远山区,资源匮乏,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五县一市均是国家或省级贫困县;搞传统农业,土地和气候卡死了出路;发展二、三产业,资源和交通是拦路虎。
跳出十堰看十堰,十堰感受到了压力。“差距不小,优势也多。”穿越思想的疆界,十堰看到了优势生态文化。
600年前,明成祖集中江南13省10年钱粮赋贡,建成800里武当山古建筑群,留下道教和武当太极的优势文化,武当山成为全国29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40年前,共和国集全国之力,在十堰建起百里车城和丹江口水利枢纽。
以武当文化为龙头,十堰还有以巴俗、秦风、楚歌、豫音为特色的历史文化;有“中国民歌第一村”、“中国第一故事村”;有花鼓戏、凤凰灯舞、“京剧之母”山二黄;中线南水北调源头原生态森林资源和1100多平方公里的汉江人工湖,50万辆产能的汽车生产基地,创造着深厚的十堰物质和精神文明。郧阳人、上津古城、柳陂恐龙、汉江考古,青山老林、险峰峻岭、幽谷飞瀑、蓝天白云、溶洞温泉、翠竹小桥、流水人家……
破除思想枷锁,把发展的起跳点放在优势文化上!“要把十堰打造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和重要支撑!”市委书记陈天会的话坚定而又自信。
武术节是平台,更是一个突破点,一系列发展的组合拳紧随其后——
8月11日,总投资60亿元的武当山太极湖新区建设项目,在武当山特区正式启动。3年后,一幅美轮美奂的“水上桂林”画卷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交通建设紧锣密鼓,瓶颈制约正在打破。汉十高速已经贯通;汉十铁路动车组、西十高速开通在即;襄天高速、郧房高速、武神高速、武当山机场、郑渝铁路正争取立项,一个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形成。以十堰为圆心,十堰至郑州、西安、武汉的时空距离将缩短为4小时以内。
十堰初步筛选出48个旅游项目,总投资221亿元。仅7个旅游交通设施项目,就将投资104亿元。还有投资75亿元的3个武当山景点项目,12个投资17.5亿元的水体旅游项目。各县市区的景点建设项目也有16个,投资24亿元。
十堰“1+4”生态文化旅游圈已经初具雏形。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生态、文化游为主体,再生四大旅游片区。城区汽车工业游、牛头山森林探险游;丹江库区沧浪湖度假、汉江文化探幽;郧县古人类文化、青龙山旅游度假区;郧西、房县、竹山、竹溪的生态旅游、三国文化游、温泉休闲游。
武术节是一个提速的节点,十堰发展新跨越已经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