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皮影王”敞开大门收弟子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9月10日讯(朱本双) 竹山县深河乡皮影队是竹山仅存的一支皮影戏队伍,其喝腔以竹山腔和汉调为主。李茂春就是这支队伍的带班人。
1987年,该县文化局和当地党委政府号召要将皮影戏在农村广泛发展,以皮影戏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当时,李茂春是深河乡茅坝村文艺队的宣传队员,一名酷爱文艺、有一定文艺基础的民间艺人,他决定学习在当地已经失传多年的皮影戏。1987年至1990年他先后拜宝丰皮影戏艺人梁世为、潘口乡皮影艺人李明华、原深河乡皮影戏艺人王天贵为师,并跟班参加演出40多场。经四年时间,他就学会了吹、拉、弹、唱、编、导等皮影戏艺术,由于他演技高超,大家送给他一个雅号叫“皮影王”。
1990年,李茂春自己购买一套皮影戏道具,用自己的聪明智慧让皮影戏在当地成为群众的精神食粮,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为了不让皮影戏在当地失传,他又在本地茅坝村收李胜利、常开清、李怡伦、魏金山等人为徒。面对群众的笑声、掌声及各级党委、政府及文化部门所给的荣誉,给了他们极大的鼓舞。90年代以来,他们先后演出三国演义、岳飞传、水浒传古戏100多本。结合当前形式创作出许多新剧本,如《退耕还林政策好》、《计划生育就是好》、《建设新农村》等丰富戏班的节目,通过创新剧本,古今结合,深受群众欢迎。他自编剧本达100多本,共演出3000多场(次),被群众称为“电影频道”,先后接受中国文联、市、县报刊、电视台采访并报道,应邀在武汉、十堰等地演出。2002年,被县评为全县十大新闻人物。2003年3月,在全省皮影戏大赛中荣获“最佳表演奖”、“最佳组织奖”。
近日,“皮影王”李茂春接受笔者采访时,面对诸多荣誉,虽然有一种自豪感和幸福感,但是更多的却是忧虑和不安。李茂春告诉笔者,现在,深河乡皮影队只有3人组成,自己是带班人,年事已高,体力不支,还有两位队员年龄都在40岁以上,由于皮影队人少,一人担当多个角色,目前,没有一位年轻人加入他们这个皮影队。
据竹山县文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竹山民俗文化底蕴十分丰富,剪纸、皮影和民歌等堪称竹山几绝,为了把剪纸、皮影和民歌等民俗文化发扬光大,该县在经费扶持、培训阵地、培育和开发市场方面都给予了积极地支持。李茂春说,为了防止皮影戏失传,他乐意义务培训一批有志于发展地方民俗文化的年轻人学习皮影演技,为竹山皮影后继有人尽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