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7月3日讯(记者青山、特约通讯员安志斌)今日上午,记者到湖北省十堰市民俗学会采访获悉,著名歌唱家王宏伟先生上周六来道教圣地武当山参加《天下太极出武当》MV开机仪式,经十堰市民俗学会会长袁正洪介绍:武当山南紧连中华诗祖·2800年前周宣王时太师尹吉甫故里——千里房县,至今古老诗经民歌仍在房县传唱,且房县民俗民间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被一些专家学者赞称为“民歌之乡”、“ 民歌的海洋”, 王宏伟听后盛赞房县民歌丰富,欣然题词:“歌乡千里房县”。
王宏伟祖籍河南南阳,先后获得“第七届全军文艺汇演”一等奖、第九届“步步高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金奖等十余项大奖。近年来,他先后演唱了《西部放歌》、《儿行千里》、《把一切献给党》等百余首作品,多次代表国家和部队出国演出。
2006年5月,武当山特区邀请国内一批著名词曲作家和演员亲临武当山采风后,著名作词家宋晓明和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分别作词作曲《天下太极出武当》,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演唱。歌词:“水之阴,山之阳,天下太极出武当。有极无极成太极,一缕真气胸中藏。 追风的腿,拂云的掌,八卦神游走四方……水之柔,山之刚,天下太极出武当,有为无为无不为,中华精神美名扬。”脍炙人口、唱出了武当雄风,唱响了国内外。
房县,古称房陵,地处鄂西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汉民族创世诗史前神话《黑暗传》,在房县西南山区传承;女娲炼石补天,遗石东部青峰山上;神农遍尝百草,周济天下苍生;尧子丹朱,避舜于房;武王伐纣,彭在其中;西周太师尹吉甫房陵人,功勋卓著,是《诗经》的采风者、编撰者、亦是被歌颂者;秦汉以降,赵王迁、唐中宗李显等数二十多位帝王将相谪居房陵,塑造了博大精深的宫廷帝王流放文化;见诸史志中的野人迷踪,给房陵大地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房县自古有着浓厚的民间文化习俗,在清同治版《房县志》卷十一中有关于风俗的记载:“防渚多山林,少原隰,厥民刀耕火种,厥性刚烈躁急。厥声近秦,厥歌好楚……”、“立春,农夫击社鼓,呜大锣,唱秧歌数阕”、“婚姻……鼓吹及媒妁……”、“中秋节……又有摸秋之戏,人人家蔬圃摘瓜抱归,鼓乐送至亲友家……”、“冬至日……演戏……”、“除夕……炙炭满屋,或添香,或放爆,或歌吹……”、“元宵,作灯神前墓道及门庭井灶……有龙、虎、狮、麟、车船、竹马、软索、节节高、鳌山等灯,自初十日起,结彩张筵,灯影与星月交辉,爆声与歌管竞沸,至二十后,乃罢。”多少年来,房陵传统民间文化一直世代相传。
自2004年7月份以来,房陵民间文化挖掘整理传承工作在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民俗民间文化专家的具体指导和大力帮助下,在文化系统广大干部和全县文化爱好者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对房县民间文化的普查、挖掘、整理,全县初步摸底,会唱民歌、会讲民间故事5万余人、会说谚语3万多人、唢呐手300多人;乡村有民间打击乐班子200多个,民间乐手2000余人;各乡、镇、村组织民歌会3000多场次(含传统节日灯会等);红、白喜事的民歌会近1万场次;家庭院落田间地头讲民间故事、说谚语增添生活情趣、寓教于乐尉成民风。据初步摸底,全县有能唱1000首民歌的歌手300人、能唱500首民歌的歌手1250人、100首民歌歌手6000人,一批民间艺人被称为“民歌王”、“歌布袋”、“故事大王”、“故事篓子”、“谚语王”、“谚语通”、“唢呐王”、“民间戏曲王”、“皮影王”。
“房陵文化圈”的发现与挖整,先后被新华社、中国新闻社向国内外播发通稿,中央电视台历史、地理、音乐三个频道,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香港大公报等100多家新闻媒体纷纷转载报道,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专家们认为,“房陵文化圈”文化内函丰富,积淀深厚,蕴藏量大,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十分珍贵,极具研究价值,它是中国的中西部结合地区古文化沉积带学说的最北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点,该项工程对于研究从“诗经”肇事的中华文化——上层文化与民间文化、北方文化与南方民间文化的交流及其相互影响,具有不可或缺的学术意义,以及包括中国中西部地域的文化交流、“楚调、巴音、秦韵”等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十堰市文化体育局、房县县委、县政府、县委宣传部及县文化体育局、门古寺镇、榔口乡等重视支持下,十堰市民俗学会经过3年多的努力,先后挖整房陵民歌200多万字,现已整编《房陵锣鼓歌》、《门古寺民歌》等3本书样本。著名歌唱家王宏伟先生对民歌之乡房县的厚爱,其题词“歌乡千里房县” 将被收编于湖北省民族民间文化抡救保护重点项目工程《房陵锣鼓歌》等丛书之中。
|